一,爱吃苦,苦涩甘力度越好。

人文观察点:苦瓜、杏仁茶。
苦瓜,潮人嗜食之,文化传扬了潮汕的本土吃苦耐劳的美德。
观摩潮商精神,吃得出睿智的人生心态,亦洞察到食物本性也——苦尽
甘来,那味儿苦涩过后会令人更加清楚大悟大彻底的消化历程,让人在
体验到余甘期间升华为醒觉自重并且珍惜幸得的淡定心境……
菜市场内沿路微灯亮起,橘黄的灯光点亮了美食的小世界,让每一道食材都温柔,
每一个老板都仁慈。
生活就像柑橘,挂着青涩的果,苦是有的,苦尽甘来。
二,祭祀文化,人神共享,与神同乐。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个人觉得潮式文化是国内各地极其罕见的
可以保持住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承源之地。
潮人对神的敬畏敬礼高度可以说是堪比膜拜珠穆朗玛峰。
当地的习俗祭祖属如宗教的重大活动,
还有日常里初一十五拜老爷,还有哪些大神老爷的生辰寿日都会格外的用心,
而且传统节日里本土乡村们的民俗都不一样,各有各的形式感仪式礼。
潮汕老人言: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
因此产生了“岁时节日”的各种活动,世代沿袭地相传,蔚然为俗。
或纪念,或寓意,或祈求,形成了民俗蕴义。
潮式的传统多元化风情:
潮汕闽南一带的妈祖文化
游神营老爷跳火墩(民间习俗)
潮剧(地方欢庆民俗)
祠堂(传统文化)
围炉(年夜饭)
端午赛龙舟(有陆地上的龙舟喔)
中秋拜月娘(神灵功课,以芋头为供品。剥芋习俗与历史抗元相关。)
食桌(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潮汕民俗饮食文化的核心。)
筵席(潮菜精髓的体现处,海味担当主力军,甜品芋泥与功夫茶属元帅级别。)
出花园成年礼与入学礼(民俗特色)……生活细微处洋溢着传统精神对神明的礼敬。
祭祀文化重要的元素:供品。其种类繁多,同时具备地方性的特色。
潮人信仰爱神如爱己,对供品的态度“人神共享”,因此精良细作。卤肉制品与粿类相当出色。
给神明老爷吃的也是给自己吃的,所以努力研制出丰厚的供品,
实属吃货的最高级境界啊!
供品的食材源于潮菜小吃,它们与潮人喜爱的米饭、粥、粿条、
猪鸡鹅鱼等一起代表了源远流长的潮汕文化。
其中,甜粿和卤鹅充当了贵妃水平,品种圆润色相俱佳。猪呢,
充当了爱卿担当啊,既要武力上战场赛猪比赛供老爷们开心,也
为爷祭祀上盘卤卤喜洋洋。例如较隆重的祭典用猪首替代全猪祭献。
还有,潮式甜食小吃,糯米糍,喜饼,鸟饼,兰花根等等。
注:1、古代历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潮汕地区完好保留习俗迄今,
祭礼里赛大猪是高等级的祭献礼。
祭祀文化里的民间艺术布局摆设能力也广泛应用到菜市场里,食俗里的剪纸好一个俏娘巧手功夫啊!
潮汕民俗里,潮人祭神有三牲(猪、鹅、鱼)与三齐甄(酵粿、甜粿、菜头粿)。
2、时年八节为流传久远的潮汕俗语,指的是潮汕地区一年之中8个重要的民俗节日。
包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节、除夕,
与我国古人所说的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略有所不同。
此外,潮汕民间风俗还会过辞年。
潮人重视年节,拜祖先时一心地虔诚祭祀,不马虎。
其中清明祭祖文化中有特别的扫墓传统习俗——血蛤满地黄金。
3、食桌是潮汕人进餐的礼记,宴席是其最高级的形态。
潮汕文化筵席一直被公认是潮菜的荟萃,菜式件数以十二道菜为主,潮俗称为十二菜桌。
潮汕地区还有个特别的潮俗语→食床(桌)。在民俗里,
潮人的文化歌剧表演队会围床(桌)食饱后出阵!

4、潮汕老百姓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特色。
例如,端午有多姿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满满习俗地味道。
潮人喜欢研究食补,在节日里也要讲究吃出丰盈特色的美食。
如吃特色的双拼粽子(一半咸一半甜,馅料有虾米香菇咸蛋黄等等),
吃真珠花菜猪血汤清热明目。
因为,古时的潮汕人有句俗语“清明吃叶,端午吃药”,认为五月是毒月,天气炙热、各种病毒开始出现,故旧称端午为“圣日”,这天吃药能够立即见效,去病毒。
这一天还有人会吃栀粿(栀粽),因为栀子有清热消火、凉血解毒的功效。
还有,现今潮汕地区退化的插五瑞民俗。这是古时候潮人对瘟疫采取的防疫措施,意在驱瘟辟邪,体现了潮汕地区的民俗内涵和祖先对生存环境的积极关切。
另外,各地乡俗的龙舟文化赛龙舟盛会十分地精彩。
龙舟船的技艺超群,有各种造型,特点红龙和青龙。
龙舟的形状还各型各样的,比如有真龙和假龙之分。
真龙有龙头、龙身和龙尾,
假龙没有龙头神,一般是用红花和红绸代替。
土龙船也是没有龙头神,它是用老爷的金花、红绸、令旗、花篮(香炉)代替龙头。
三,嗜甜,且甜咸交错。

大学的同学说普宁的牙医诊所比米铺多,充分地体现了潮人对甜食的爱恋。
其实甜食不乏与民间习俗相关、与神共喜的供品。
民谣里有句“头日糖葱甜”,意思指好食。
汕头的早餐店,还出现夫妻式的撒糖小菜——甜豆配白粥。

潮人偏爱超级甜味啊,形容起来脑壳儿都觉得是甜甜哒,吃出了满脸的幸福享受感!
潮人如此钟情于甜食,也是与古时历史盛产蔗糖相关,
也与潮汕的习俗相连,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因无比的热爱甜食,民间智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创造出了难以计数的甜食种类……
科代表为潮式的点心,五花八门的粿,甜品,凉果,甜藕,豆花等等,
甚至潮人的家常菜或宴客(如甜丸卵、五果汤)迎新也会随心撒把糖糖,寓意甜甜地生活!

宴席里的甜品反沙薯系列(番薯、芋头和山药)。
地方菜,如熏鸭脯、卤鹅也融入了糖的元素大大提高了口感。
潮人在喜迎新年时常吃红枣排骨糖汤喔!
潮男还爱吃养颜的红枣桃胶银耳羮!
茶配小吃有百花齐放的糖(猪油糖)、反沙薯系列、甜糕点,奶酪小牛铃等。
甜咸交错的小可爱们有:潮汕粽子,猪肠胀糯米,肠粉……
儿时幸福的片段记忆就是爸爸叔叔们在广式酒家里打包回来的反沙芋头,香甜可口!
潮式豆花口感分享:我和花爷在老街小巷里尝到的豆花入口感觉略实感,
与我们日常大众买到的豆腐花香滑融化的特点不一样。
店家有独家的配料(糖加入花生米碎等元素),总体不会太酣甜,
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决定加糖多少。口感与价格会比网红店的甚佳。
四,咸杂味佳肴
(一)潮人爱吃咸,咸杂品种数量繁多。

在汕头的大街小巷餐饮店里,大家会发现一类多样化的食物特别
起标兵范——佐餐小菜的杂咸菜。
喝白粥没有咸菜系列不叫喝粥。
可见,潮式早餐店的必备之物咸杂也体现了当地丰盈的平民朴实风食品。
例如橄榄菜、咸萝卜煎蛋、橄榄、麻叶、鱼仔、猪红等等。

潮菜的重要配料:乌橄榄菜、菜脯(白萝卜盐腌制)、咸菜。
咸菜里比较特别的是芥菜头,是样很好的佐菜。
杂咸同时是制作潮菜的重要原料,可以煮汤或佐菜炒肉,
炆鱼煮鱼等等。例如,潮人特色最常煮的家常菜之一咸菜炒三层肉(类似五花肉)。
(二)在沿海的地理环境里渔民自然形成了习惯,将小海产进行创新加工
腌制形成各样的独特式海味。

本土海味杂咸代表性食物:潮式本土海产风味菜脯粥、鱼饭、
生腌海鲜(海虾蟹)、早餐店喝白粥常吃的小配菜红肉米(蓝蛤肉)与咸薄壳(贝类)。

日常可见的咸蚝咸粿咸粽咸鹅卤鸡爪等,还有以潮汕的传统水果青梅制作的咸水梅……
潮式火锅和早餐店很常见咸辣椒——口感咸味重而微辣。
另外也常见梅汁,口感咸中带酸的。
五,茶道,嗜茶如命。

潮人痴迷于品茶,广普到老中少全龄通吃!
记得大学新生报到的时候,宿友从潮州背了一套完整的茶具
搭火车过来,每天课后回来就泡茶叨叨念。画面如此的积极养生,我们也常常地被喂饮“茶米”。
品茶的习俗固然也与当地的历史息息相关,潮人对茶的痴迷程度
贯穿于生活的大小细节里,例如追求水质、茶具和品饮的程序,态度严谨,有诸多的讲究……
因嗜茶如命真如因爱而生的热情,在潮汕区域的大街小巷、菜市场等随时可见茶具品饮的情景。
落落第一次到汕头某三甲医院看花爷科室工作的情景,护士长热情的邀请喝工夫茶。
花爷聊起了潮人大爱茶的程度:ICU(重症监护室)会常见到守在门口外的家属自带摆茶具
坐着品茶,而且还会亲切的送茶水给医生护士,亲朋好友来了一起喝茶,
连普通病房的病人也是积极的以茶招待大家。
实在是可爱极了。我问花爷,这合医院的管理制度吗?花爷说,不合啊,但是没办法的,管不住患者和其家属的热情嗜茶习惯。
可见,汕头的医学确实有点人文关怀的人情味儿在啊。
工夫茶真真融合在潮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啊,路边摊随时随地的!
那里托人办事,礼品往往会选择送茶。
(潮汕盛产乌龙茶,工夫茶作为乌龙茶的传统品饮方式。)

此外,茶配点心也相当地丰富,分派系饼食与凉果。例如朥饼、花生酥糖、糖皮花生、冬瓜丁,凉果蜜饯等等。
小科普:潮汕人称茶为“茶米”,喝茶就是潮人的生活方式。
六,潮市早餐与夜宵文化以及沿海风味特色

味在潮汕,所指用料广博,且强调本味的美食理念。
因此,潮菜原属广东粤菜的分支地方菜系发展到全国乃至海外各地所闻见,
归根究底的因素在于历史背景菜系的传承,
且在食材的选择里以开放式的体系,海乃百川的善用资源。
同时潮商的推广,并积极的吸收各地菜系的精华加以提炼来完善
美食的灵敏味觉力,并不断地推出新品并且发扬光大。
繁华气象,百倍学习。正是这种深厚的饮食修养功夫带动了潮汕的特色美食文化。

(一)早餐系列主要以晕素相结合的肠粉、肉粿条、粿汁、猪杂汤
(粉肠、猪脾等内脏下水)、猪血汤(本土蔬菜搭配:珍珠花菜、枸杞菜、
益母草。)、炒粿、蒸粿、潮式粽子、白粥搭配杂咸,花样粉条汤等等。


潮人常说的早餐吃得简单点,哈哈哈就是离不开猪内脏(猪杂之类),
白粥配海味杂咸小菜。

潮式白粥与粤西一带的相似,粒粒结实,口感清甜开胃。
潮式白粥(白糜)四样宝:麻叶、朥噗、马鲛、橄榄菜。

粿汁口感因人而异啊,原谅我实在吃不出味蕾的感动,因为觉得有太多比它好吃的了。

其实粿汁的口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粿片与卤味。
花爷带着落落品尝了几家早餐店,落落觉得粿片太容易堵饱人了。
口感略厚,不喜欢。
潮式肠粉里的海味添加是其特色,以咸酱油护送。料足,价格不低。
口感嘛有甜有咸的酱,爱吃咸和海味的会喜欢。潮式的酱料里还有
一种特别的鱼露,是潮菜的重要调味品之一,口感咸。

附送鮀城白加黑网红肠粉店口感测评→小白的早餐粉呢,我们吃了
肉蛋肠粉与鲜虾肠粉,咸酱油打底的,口感一般。店里有早茶免费的
工夫茶,口感略涩,助人去腻,利于消化!

小黑是在晚上九点才开门的,店面积超级的迷你型,但费用可骄傲了。
特点是用料丰富,海味食材多样化、新鲜,也是以咸酱油打底。
口感一般。两家网红店的粉质均是缺点。
落落之前在普宁吃过旺中店的,感觉差不多。总体而言,食材多样
选择性是特点,除此之外没有特别的口感惊喜。
其实广东最基本的早餐属肠粉,所以因地制宜,各地的口感不一。
主要看粉质的薄不薄、滑不滑、有没有韧劲,加的酱料好不好吃。
我们觉得酱料跟肠粉同等重要!
据说肠粉的发源地在广东云浮。桃子尝过高州系的念念不忘!
清远系的布拉肠挺好吃。
粿条会在下文里特写。潮式粽子的馅料花样也特别的多,有甜咸之分!
大学的时候潮汕同学家里寄过来,里面有红枣豆沙!当然了,不太喜欢
甜食的人会略觉口感怪怪的,因为糯米与加了大量糖的组合吃起来会觉
得头皮瞬间呆住了。哈哈哈,侨乡江门五邑一带的也热衷包甜粽子。

莫见怪,潮汕吃水果还爱蘸酱油呢。
潮人思路挺可爱的,例如到菜市场里买菜,老板们毫不客气的塞你一把
迷你束的葱花或香菜,哈哈哈实在满满的人情味儿啊!
米粥大人年初进岛时被高兴坏了,不禁地发小动态感叹世间的冷暖……
毕竟潮人百姓们送的菜量也是相当于一两块的价值咯,基层劳动人民的
淳朴乡情让人很敬畏的……
(二)夜夜星光食城夜宵文化——大排档

沿海鮀城的夜风很轻盈,很会把谁的心弦撩拔一下呢。
小城的潮式夜宵特色诸多,有些小吃会在晚上9点开始营业,
普遍的大排档和火锅店在六点开始热热闹闹的。
夜宵担当大排档,有各样的潮式小炒,也有潮式打冷派的生腌海鲜系列(海虾蟹鱼生等)。
特色点,还体现在潮式砂锅粥、喝酒好闺蜜甜心派潮式烧生蚝等。

潮式打冷实际是一种大排档经营的宵夜文化,主要经营大众化的
冷盘熟食,多数是潮式风味乡土菜式。
由几类组成:一是卤水类,如卤鹅、卤猪脚、卤豆干等;
二是鱼饭类,常见的有巴浪鱼、大眼鸡和红鹦哥鱼等,
潮汕的食俗里的薄壳米、红肉米和冻红蟹、冻小龙虾等贝壳虾蟹均属此类范围;
三是腌制品,常见的有海味腌膏蟹、腌虾菇、咸血蚶和老菜脯、咸菜等杂咸品;
四是熟食类,如猪肠咸菜、猪尾炖豆仁、春菜煲芥头菜煲等。
这些菜式以明档方式按序方位整齐的摆放出来,
或客人在摊前即点现炒,看见喜欢的用手一指,
旁边点菜的员工便会记录下来,后续会把制好的菜肴
送到客人的餐桌里。潮州打冷,其实是一种潮式快餐!
(三)潮汕人有句海鲜食谚,“一鲜二肥三当时”。因此有当地人带路
熟知民俗谣谚非常有美食的意义。

潮人爱吃的胆子也是天大的大,各样的海鲜生凉拌(鱼生、鱼虾蟹螺),
还有吃些古灵精怪的东西。
例如,长得像豆芽的胶墙(存在过敏源的海洋生物舌形贝);
海南人喂鸭子的薄壳(属于养殖贝类,只在盛夏产出,大多数用
于作饲料或农田肥料)在潮汕地区属平民美食享受着女明星级地位,
被当地供养大力推广为旅行美食节专题→潮汕特色风味——盛夏薄壳宴呢。
潮式私房菜:葱姜蒜、金不换(九层塔)爆炒薄壳超级好吃!

小科普:1、潮汕盛夏特产肥美的薄壳,在汕头和饶平均有养殖场。
当地用潮式小技术脱壳就成薄壳米了。
潮人爱吃故然衍生出五花八门的吃法,复杂的有弄成各样的菜
(薄壳鸡、薄壳芋头煲、海鲜煲)或炖鸡、鸭汤、海鲜汤等,
简单的就薄壳米淋酱、葱或韭菜炒薄壳米、咸薄壳来送粥或下饭,
薄壳米粿条,薄壳米炒饭,蔬菜羮,还有弄成薄壳米鸡肉丸子、
薄壳米粿、水晶薄壳卷、薄壳汆……
额,用薄壳喂养母鸡下的蛋蛋叫薄壳鸡蛋。
民以食为天,来份潮式风味鱼虾蟹青口薄壳鸡+卤猪小肠+凉拌沙鱼皮拍青瓜吧。
吃饱后啃橄榄助消化。别贪杯啤酒了哟,注意海鲜配酒易诱发痛风的!
与薄壳米模样相似的堂兄弟红肉米(红肉贝,蓝蛤肉,也叫海瓜子),
同样地主要用途饲料,但在潮汕是常见的咸杂,早餐店老板必备小花。
两者吃法差不多,口感薄壳米略佳些、做法超级的多样化。
花爷说炒薄壳放败火的金不换(九层塔)、沙茶、蒜头,加点辣椒炒特别的香,肉肥美。
潮菜里独特的香料:金不换、南姜。与海味产品绝好拍档!
如果没能在盛夏的时候赶集薄壳的,可以选择与它有点像的大头贝(没有时节影响)。
可见民俗食物,吃不吃是与当地的食俗极大有关的!
仁者见智,智者见仁!灵活运用!

另外,经典潮菜里的销魂海味系列,例如鲍鱼、鱼翅、花胶、松茸海参的美食,喜欢的人太多啦!
落落和花爷都是临床一线工作者,每每约会的时候总想着扫街多吃点,
可这三年来每聚在汕头的时间都不够吃销魂系列啊!
我对潮汕的紫菜也相当的感兴趣!由日本引进的紫菜技术,
南澳的头水紫菜非常的美味,我念念思想的南澳紫菜饭啊!
可惜在汕头市区吃不到出彩的紫菜饭。
注意了,广东人可不是啥都会吃的哈,像海豚这么可爱的宝宝们
是可以自由畅游在汕头海域里嬉戏玩耍呢。
据了解,汕头南澎海域是中国鲸豚分布最多的海域之一,
每当春夏之交鱼虾聚集时,便是海豚眼中的美味珍馐,
大量地吸引海洋精灵们频频来光临,好几百头海豚来掠食噢。
2、“潮州打冷”的名称据说源自于香港粤语的叫法,传是由潮州
话“打人”演变而来的。历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黑道人物常到
餐馆里吃霸王餐,但潮州人有香港第一大帮派“新义安”潮州帮。
当年餐馆伙计一旦发现有来吃霸王餐的,便会大喊“打人”以召集
小伙伴和邻近的老乡一起来对付想白吃的人。渐渐地香港人便将这种
大排档称为“打冷档”,将打冷档经营的潮式食物称为“打冷”。
七,深入脑洞大开的辅助消化饮食

民间潮语有句谣谚,杀头也着食饭。表明了食的重要。
来来来,我们简述潮汕一条龙服务的食物链(消化篇):
(一)工夫茶

潮汕传统的饮茶方式即是工夫茶。哈哈哈,潮人嗜茶就是
管不住的体内洪荒之力嘛!闲茶三杯,旧话一叙,与人相处
的时间慢点,再慢点……
不得不佩服的茶念已深深的扎根于心田里……
(二)橄榄

橄榄为潮汕本土的特色水果,潮人爱生嚼,口感涩中带甘,
潮土盛产不同品种,据说有属贵妇级的消遣品级别噢,
高品种的粒粒难求,且卖得贼贵,几百块人民币一斤。
可也挡不住潮人的偏爱风情,
生橄榄与工夫茶在潮汕地区实力担当疯狂的明星级别地位。
另外,橄榄的吃法有生吃,咸制的吃,南姜橄榄,甜橄榄
如糖醋橄榄,潮式佐菜如橄榄螺头、炖猪肺等等。
花爷说,黑橄榄常吃的做法方式是配粥。 加糖腌制配粥,而且加糖和不加糖硬度都不一样的。
小科普:橄榄还有个仙气的潮语名→冰膜。
(三)咸菜


潮汕地区高发疾病为食管癌,与地域性的饮食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经典例子,花爷在日常工作中查房时会发现的哭笑不得事例:肾
病科的患者做血透析,医生和护士会叮嘱其日常要注意健康营养饮食。
患者:医生护士,我吃的很营养了,有四五种菜。
(豆腐乳、菜腩、咸鱼、咸菜心之类。)

还有,不得了的家伙,居然会私藏着违禁品偷吃咸菜。
医护人员也拦不住的秩序,没收不了。而且,患者会嚷嚷的抗议,
不给吃咸菜是拿人命的,因为不让吃就没有胃口吃饭……
所以,管不住,也是同情那句话“没有咸菜吃不下粥”,实在是
不忍心欺负生病了可怜的吃货们……

(四)油柑

油柑也是潮汕本土特色的水果,口感涩甘先苦后甜,助消化。
实例辩证了潮人确实是爱吃苦啊!
(五)老药桔水、中药水

潮汕地区属沿海一带,常年气候环境潮湿易内火,而且饮食
含有不少油炸的方式,例如潮人爱吃香喷喷的肉卷,还有种内裹
香蕉肉粘上蛋液和面粉进行油炸炸的小吃“来不及”,虾米饼,
脆皮海鲜卷,芋头炸虾饼,春饼等等。
因此,潮人爱吃败火的草药和食物。例如九层塔、芦根等。
与其它的城市有大街小巷可见的凉茶铺,还有贴着本草纲目图
之类的独立卖新鲜中草药的铺头呢。

老培的小妹妹很爱吃中药水,娃说因为口感是甜的。哈哈哈!
其实和潮人历史以来爱吃苦的口味吻合,他们觉得生活苦尽甘来,
因此会享受着这份苦、珍惜这份苦,吃苦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里。
温馨提醒:是药三分毒 ,尤其是肾内科常见病例原因中草药吃得多伤肝肾。
(六)甘草水果、奶茶之类的饭后点

甘草水果属于潮式水果。介于蜜饯与鲜果之间,多用甘草糖水
或酸梅水腌制。配料汁和酸梅粉等。

落落每每来汕头就跟着花爷从早吃到晚,7点起床8点开吃,一直到
凌晨十二点多还在吃吃吃……

甘草水果和奶茶就是怡然得乐的心理安慰品嘛,无形中有了助消化的
借口,实属激发体内动力继续吃吃吃的啊!

有回我睡得迷迷糊糊的,闻到了香浓的味道饿醒了,然后看到花爷
在吃东西,凌晨四点多!!!哈哈哈,花爷接着也给落落点了外卖,
妹子长这么大第一次感受到了美食城的魅力,凌晨五点多可以吃到
热喷喷且味道好好的食物,开心体验到了味蕾的高潮and满满的幸福感!
落落:吃这么多,好担心会产生苏打粉效应哦。(膨胀胖胖乎的哇)
花爷:没关系呀,我们有很多助消化的东西。
By:落落回来每天晚上自觉压压萌萌的天鹅肉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