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县到悬空寺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建议最好上午之前参观,悬空寺侧面座西朝东,上午太阳可以直射在寺庙上,很有意境,非常壮观。我们八点多点就到了,一可以很方便的拍照,不用排队。二悬空寺的位置较高,过道狭窄,比较安全。

恒山悬空寺,又名玄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寺庙距地面高约60米,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建筑巍峨,古朴壮观,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悬空寺的典故,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还有一说,悬空寺下方是一条时常泛滥的河流,认为是有河妖作祟,故在上方建座寺庙以镇河妖,所以悬空寺从远处看象一条正在摇头摆尾的巨龙。

在悬空寺正下方的这块巨岩上镌刻诗仙李白的“壮观”,署名“太白”(据传是李白的墨宝),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岩壁上书写了这“壮观”二字,但仍觉得不够体现自己激动的心情,为了表示他的惊讶和赞美。便在"壮"上多加了一点,意为比壮观多一点。

悬空寺所在的翠屏峰从侧面看是一个凹进去的弧形,从正面看也是一个凹进去的弧形。悬空寺恰好处于这两个弧形线的交点处。崖顶象一把伞,挡住雨水,挡住滚石,崖壁和崖顶的弧又使阳光直射平均每日2小时。风蚀、雨侵、日晒都对其构不成损害。由于金龙峡谷的出口狭小,大风吹进谷底带走了溪水的水汽,但悬崖的凹处却缓和了风势,使悬空寺避免了水汽而通风干燥。

从下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据说在悬空寺建成时,这些木桩其实是没有的,只是人们看见悬空寺似乎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时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岩石凿成了形似直角梯形的样子,然后插入飞梁,使其与直角梯形锐角部分充分接近,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狭窄的木板、低矮的围栏,围栏外即悬崖,走在悬空寺的木板上,木板不时发出“咯咯”的声音。心惊肉跳地回头望望,上来的人会不会太多了?这木板能承受得住重量吗?!!!

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这些碗口粗的木柱,其实这些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

照片其实无实形容出的悬空寺的险、奇、巧,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确身感受。

这些飞梁据说打入山体内是占整体木料的三分之二,只余三分之一用来修筑。飞梁所用的木料是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的,据说用桐油浸过,所以不怕白蚁,也有防腐的作用。

北岳恒山,在五岳中比较淡泊,只在此打卡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