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到应县木塔约75公里,车程约一小时。下午四点多到了应县木塔。可惜的是现在已经不让游人登塔参观了。木塔浏览时间约为1.5小时,

应县木塔是俗称,全名应为“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距今已有九百多年了,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全塔无钉无铆,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与巴黎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今绝无仅有的最高、最古老的重楼式纯木结构塔,它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五六十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拱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结构形式,靠它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由于斗拱之间不是刚性连接,所以在受到大风地震等水平力作用时,木材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从而可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了调整变形的作用,所以能在经历多次大地震后仍傲然挺立、直刺云天。应县木塔是公认的我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在建筑史上,也号称斗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