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网上下载的鹭江剧场拆除前的照片。厦门鹭江剧场位于老市区的开元路和大同路之间的赖厝埕,主要是作为戏剧演出,用厦门土话说是“搬人戏”的。

九十年代开始,剧场演戏曲少人欣赏,改放映电影,又遭遇新影城的冲击,新千年以来,甚至一度沦为“夜总会”。

由于剧场建筑物年代久,已经成为危房,今年市政府拆除该建筑,并向居民做下了“让地于民”的承诺:“凡是旧城拆迁的土地,除了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部还给百姓。”

厦门老鹭江剧场改造后的文化公园

赖厝古井”,厦门人把井都叫做古井

节前从《厦门日报》上看到“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的典范项目——原鹭江剧场地块改造项目,经过三个多月施工终于完工”的报道

这口古井是在这次剧场旧址改造中破土重现,往井里看水质很清澈

古井前的石碑上记载了赖厝埕的来历,简单摘录:据传康熙年间有庙于此,一孤儿吴英栖身庙中,被乡邻赖氏收为义子,教读书、励从军。后吴英成为福建水师提督,为报恩建大厝,取名赖厝。厝前有一井就是这一古井。此地曾

公园广场上的雕塑,底座是老电影胶片带子,雕塑由一个人拿着摄影机及电影剧照组成

看到这些胶片盒好亲切, 过去放电影,有专人骑自行车送胶片于各电影院之间,若赶不上电影放映就中断了,当时我们称之为“断片”,银

古井后的石墙上是厦门老街巷的路牌

广场的一侧玻璃厨里摆放着戏服、演出的道具

老物品

看到这些胶片、剧照,感慨万千。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老百姓家里没有电视机,电影成了市民工作之余最佳娱乐生活。当年的电影票紧张,为了买电影票还要巴结电影院的人。

晚上将放映露天电影

离开鹭江剧场文化公园,沿着大同路走到大中路,去看看天一楼。多年没有来这,天一楼的门面也重修了。

庭院里的墙体也是新的

公园另一侧的墙上挂着老厦门旧城市地图,仔细看右上方圆形的是中山公园

天一楼建于1924年,是一座建造精致、中西合璧的西式洋楼,建成时在厦门曾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