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有十几家黎苗风情旅游村寨,每个村寨都长年供游客体验民族风情,观赏民族歌舞,是一个有规模的黎苗民族歌舞长廊。通什黎族山寨、番茅黎村、番空旅游村是黎苗民族歌舞长廊中主要的参观点。

黎苗传统文化黎苗民族歌舞长廊是最为出名的地方,每日都会有黎苗特色的舞蹈表演,其中节目最有代表性的是跳柴舞和钱铃双刀舞也是不容错过的噢。

钱铃双刀舞

黎族男子很崇尚能武,钱铃双刀舞,就是很好的例子。钱铃棍有两尺长,两端各系着一串铜钱。有钱铃棍意喻扁担,钱铃则意喻山兰丰收(一种旱稻)的说法。舞时,身装传统服饰,头缠红布的一大汉手执八寸双刀,与另一手持钱铃棍者对斗。那闪亮的双刀四面勇猛地向持钱铃棍者佯刺,跳这舞时,往往在一个特制的大簸箕里进行,这就更需刺者有血战到底的武士气概,而挡者则需有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了。

跳柴舞

黎族地区,山高林密,相传先民们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断地跳呀跃的。这情形颇具趣味,就逐渐模仿和改进,形成了“跳柴”。“跳柴”,黎语称“转涉”;跳竹竿,黎语称“俊孪”、“卡咯”。 跳时,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地摆开两条小腿般粗的四方木(木桁条)或圆木,其上横架上若干手腕般粗的圆木条,打柴者相对地双手各执着一根圆木条的尾端,按一致的节拍将圆木条与四方木,圆木条与圆木条相互叩击,这叫“打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