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远行,很是掣肘。原计划我和老婆携老父亲仨去,可岳父身体欠佳养病在宁乡姨姐屋,老婆思前想后,还是留下来照料大人才是道理。

我也反复犹豫过,黄山虽有上下索道,但毕竟是华东第一高山,少不了爬上爬下伤老人膝盖。今年七十七岁的父亲却信心满满,挥臂直嚷:莫操心我!你爬得了,我就爬得起!

我驱车第一站歇息是安乡高速服务区,我问父亲记得这是第几次经过安乡县了?父亲在职其间,遭遇过两次严重翻车,脑损伤记性不太好,一脸茫然。

人生都是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尤其是父亲那一辈一一他们太难了。乘大人们身体还硬朗,我这是第五次带他们旅游经过这段杭瑞线。带他们自驾最远的一次是2017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我携老婆及岳丈、父亲自驾木兰围场圆梦之旅。历经湖南,湖北,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7个省区,行驶5329公里。那时已82岁的岳丈身体还行,就这年吧,他就垮的很!

父亲一路絮絮叨叨,所有的话题都锚定在一人身上——皆是事关孙子工作,婚姻,脾气的那些事儿。人,大多数的痛苦都源于推理! 中国老人的一个通病就是为晚辈操心不尽……

他嘴巴讲干了,就后排睡会儿。我就插U盘放音乐伴着。下午4点左右,不觉已抵达第一个景点一一石钟山。

石钟山,素有“小蓬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江,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一江一湖在此交汇。海拔61.8米,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他撰写的《石钟山记》闻名天下,与石钟山相得益彰。

左手是鄱阳湖,右边就是长江。正值夏季洪水期,江湖两色不明显。

之所以留步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今年端午节我带父亲,岳父,岳母游览洞庭湖与长江相汇处的岳阳城陵矶,方便作一个有趣地比较。作为一名老师,他行的路总跟不上读的书,因此,对教课书上提到过的人文地理有一种求证般的热诚。只可惜岳父大人这次来不了。

远处是刚刚跨过的鄱阳湖高速公路大桥。偌大的鄱阳湖在这里开口,同万里长江相融交汇。

我们来到悬崖之巅的望江亭,正是眺望一江一湖的好地方,在这里真的可以江天一览。

进了山门只见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这里集楼、台、亭、阁于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沿通幽缓坡拾级而上,山道右侧石林中有个石钟亭,亭内置有一块大石,上铸“石钟”两字。院内更有精致小巧的石刻琳琅满目,虽经世代风霜侵蚀,战乱破坏,至今保存完好的石刻仍不下百幅之多。

在石钟山绝壁上耸立着一座临江塔,建于民国时期,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构琉璃塔,工于小巧秀美。父亲见之诧异摇了摇头:赶不上俺张家界的崇文塔。

对,无论大小,年代均不及我们张家界的崇文塔,建于清朝乾隆十九年(1754)的崇文塔同为八角七级楼阁式,但高达二十五米,楼梯依壁盘旋而上,通连各层,逐级攀登,可达塔顶。

石钟山犹如一把铁锁挂在湖口县门前,自古即为军事要塞,它的故事书不尽,讲不完。经过一片茂密的林区,我们来到昭忠祠前。原先的忠烈祠是纪念牺牲的太平军战士的,后曾国藩打败太平军攻占石钟山,奏请咸丰皇帝下旨改名昭忠祠,为阵亡的清军将士安魂。门联“祀重春秋名垂竹帛,光昭日月气壮山河”为湘军名将彭玉麟所写。

离开江上明珠石钟山,我们便马不停蹄地往西递村赶。父亲注意到这里比我们张家界夕阳落的早,细细算来,今天往东行程900公里,直线距离相当于沿地球纬线向东位移了七八个经度,应正好早半点钟。

我们到达今晚落脚点徽州古村落西递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一轮皓月当空,洗涮了我路途的疲惫。挑村外一家民宿酒店住下,父亲为130块能入住这么“精雕细刻”的房间很是高兴。我庆幸一路平安,一切尽在预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