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流贯浙江省的桐庐和富阳两县区,自梅城以下5公里至芦茨埠附近为峡谷段。
富春江一带昔有“小 三峡 ”之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梁文学家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写富春江风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于是,在码头处。
让村中的老伯开木船载我们去江水之上游览一番,迎着风,乘着光。


午后日光,光影在远处的山上飘转。开船的老伯一边指着远处,一边为我们介绍……
日光洒在老伯的脸上,一切安宁而从容,似乎这样的时光,让人从心底愉悦,而这样的愉悦已无关周遭的环境,可这美好的情绪却又扎扎实实因这江上的风而起意。




木船轰隆隆的驶在江面上,远远的便看见了严子陵钓台。
这钓台,并非钓鱼的地方,是一处景点。码头处有专门的大船可到这个经典停靠游览。
严子陵钓台座落在被誉为“清丽奇绝,锦峰秀岭”的富春山山腰。钓台面对的这段江面又称“七里泷”、“七里滩”、“七里濑”。
李白诗中曾描绘此“钓台碧云中,邈于苍山对”。右边的称为 东台 ,左边的则称为西台,所以这一景也叫“双台垂钓”。
远远的看着,深秋的色彩更加的浓郁了。



追溯过往。
2000年前,东汉高士严子陵风尘仆仆来到 桐庐 富春江畔,被这里的奇山异水深深打动。于是,决定放弃高官厚禄,归隐于此,终老林泉。他的老同学汉光武帝刘秀数次征召,皆不为所动。严子陵的高风亮节使其成为 中国 隐逸文化的先驱。严子陵钓台奇异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前来游赏。自南北朝至清,有千余名文人雅士到此游历,留下了三千多首诗文佳作。




行驶到桐庐与富阳的交汇处,我们便下了船。
沿着小路走到一处废弃的工厂处,远远的望见一老人坐在一棵高大的树下。
便扯着嗓子问老人,他回,就住在后面……
忽然觉得这个身影,很孤单。可耳朵里又传来咕咕咕的鸡叫声,想必是老人养的家禽……
这样的场景,让人有些神伤,这才是真正住在深邃的山谷中的人吧。
沉默着,与天地交谈。




沿着小路返回,附近村子的村民在这里钓鱼。
码放着好几个鱼竿,看来是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了。
原来这里可以吊起100多斤鱼,想来好夸张的感觉,这分明有点太大了吧。
可水中明晃晃的是他们刚刚吊起的鱼,感觉有手臂那么长,说是怎么也得三四十斤。
忽觉,这世间神奇的事情也真的是挺多的。



跟着夕阳,我们返回。
船姓史的速度,怎么又是赶不上夕阳落下的速度,几个转身,太阳就藏进山后的云彩。
任事我怎么拍也拍不出彩霞的美感。
便坐下来,顺着风静静的去感受这富春江上,夕 阳西 下的美好。





姑娘在夕阳的余晖中,将这山水定格。似乎每一次快门都是一次生命的定格。
关于摄影,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定义;关于风景,亦是如此。
这富春江水,波光粼粼,在 日光 的余晖中,一点点绚烂,衬得这秋色分外妖娆。


踩着落叶跑道上树缝间透下来的温软 日光 ,岁月静好就该是如此诠释;
乘一艘小小的木船,晃晃悠悠地在富春江地江水上荡漾,和着波光粼粼,听风带来远方地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