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了解到日升昌,还是源于余秋雨的“抱愧山西”一文中。秋雨先生无意间接触到山西票号的珍贵史料,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史料、票据、账本、信利之中。

我无法追溯到日升昌票号的发展史,但想必经历了无数的磨难。

似乎可以看到,一支长长的骡马队,驮着戌关将士所需的粮秣、给养,出塞外,过边关,他们就是那些面黄肌瘦、灰头土脸的兵士们眼里的救星。卸下给养,他们又马不停蹄,装点好支付的银两,再满载塞北的毛皮、特产,一路担惊受怕,星月兼程,紧赶慢赶地回到平遥总部。

漫步在日升昌,很难相信,只有几间老屋的陪同下,中国第一代职业经理人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以前无古人的豪情,调动着巨大财富的流动,成为我国中国银行的前身。伙计从学徒开始,十几年如一日,接受的都是同一管理系统的熏陶,从骨子里养成的也是对东家发自内心的忠诚。等到他羽翼丰满了,在东家眼里已经足以独挡一面时,便被派到各地的分号担当掌柜。

账房。平时需要核算各种账目,年终负责汇兑总分号的业务,编制清单,经掌柜审定,向股东作汇报,到大账期,决算分红

信房便是邮寄信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