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目的地是新都桥,由成都出发经二郎山-泸定-康定-折多山到达新都桥,全程365公里,其中三分之二是高速。今天是出发的第三天,也是踏上进藏之路的第一天。

今天的行程安排的比较轻松,只有365公里的路程。主要考虑从今天起就开始要接触高原了,会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从平原初进高原车开慢点,让身体逐渐适应高原。住宿订到了新都桥,海拔3630米。新都桥在整个行程安排时我一直很纠结在不在这里住宿,因为新都桥的海拔已近接近四千米了,就算在整个行程里的住宿点中也是能进前三的高海拔了,这样的海拔对小伙伴们可是个不小的考验!

阴天,一早出发沿着成渝环线高速转入京昆高速在进入雅叶高速,路况很好。途中我们穿越新二郎山隧道,新二郎山隧道(雅康高速),全长13459米,穿越二郎山,是全国在建及通车第四长公路隧道,也是我国高海拔地区长度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连接雅安市天全县和甘孜州泸定县,是成都平原进入甘孜藏区第一座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被誉为“川藏第一隧。中国不愧是基建狂魔,13.5公里的隧道是怎样的工程?真让我无法想象!为祖国点赞!(原二郎山隧道是在318过道上,曾经是一条咽喉要道,经常发生大堵车--旅行者的噩梦)

二郎山隧道

横穿二郎山后没多久我们就从泸定口下道了,前往今天的第一站泸定桥。从这里正式开启了我们318的行程!看得出小伙伴们都很兴奋!

大渡河

以大渡河为背景合个影

兴康特大桥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咱里村,桥西接海子山,桥东接二郎山;全桥上跨大渡河江面,南距下游泸定县城4千米、距泸定水电站坝址2千米,距泸定桥5千米; 途经兴康特大桥的线路是成都-拉萨高速公路南线(国家高速G4218)、即雅叶高速公路(原雅康高速公路)。在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上,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申报名称:泸定大渡河兴康大桥)荣获IBC“古斯塔夫·林登少(Gustav Lindenthal)”金奖

路径兴康特大桥(泸定大渡河大桥)发现从下面看整个大桥显得更加雄伟。大桥横跨两山下面便是滚滚流淌的大渡河水,使我不禁感叹“没有什么事能难得倒中国人!”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兴康特大桥

兴康特大桥

“仙人掌果”在我们那里没见过这种水果,应该算是泸定特产。这里有个仙人掌基地,路边有不少卖仙人掌果的摊贩。这果子味道不错,不过请大家注意表皮上的小点点里藏着很多毛刺,吃之前要带着手套把皮剥了。我们当时不知道结果弄得满手满嘴都是小刺!可难受了!

我对泸定桥的了解都源于课本和影视剧对红军飞夺泸定桥描写与演义。真正站在桥上我才知道什么是天险,这座桥就是由十三根铁链和木板组成可以说非常简陋,走在桥上可以透过木板的缝隙看到桥下大渡河水滚滚而过,湍急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发出“隆隆”的声音,我的小腿不由得发沉!想想当年红军22位勇士攀着铁索冒着枪林弹雨勇夺泸定桥的壮举,不禁唏嘘!

手心都出汗了!

离开泸定一行人继续沿318前行。经过康定由于在跑马山风景区附近严重堵车(这个位置很容易堵车,一个胳膊肘弯还经常过大车,我们试图绕道可没成功只能跟着车队蠕行!),在这里耽误了很多时间。路通后我们也没再停留直接向着行程中第一个考验“折多山”进发!

折多山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他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这很好理解就是弯儿多。折多山的海拔看上去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从成都平均500米的海拔到折多山4298米一路向上,高低落差三千多米,对于初进藏的人们绝对是个考验!

进到折多山天气继续阴沉。顺着路往上盘,雾气开始变浓能见度很低。更悲催的是盘到半山腰发现对面来车的车头上顶着雪,果然行驶一段距离后天上开始飘雪花了,小伙伴们都一脸懵我们从来没见过九月份下雪的这违背了我们的认知!随着海拔的升高雪也越下越大,到了折多山垭口已经成了鹅毛大雪。还没进西藏先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

M总也产生了轻微高反,头晕呕吐,吸上了氧气!(这种便携式氧气是从泸定一家小药房买的,要20块钱一罐,后来我们还价100块钱6罐拿下!合十几块钱一罐比问过的其他地方都要便宜。)

关于进藏有高原反应吸不吸氧的问题我要提一下,一直以来有两个观点能吸和不能吸,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就是不能吸氧气,给出的原因是只要一吸上氧气身体就会产生依赖离不开氧气了。我出发前就有一个去过西藏的朋友信誓旦旦的给我说:“千万不要吸氧,一定要硬扛。一吸氧就离不开氧气了”。有这种观点的人可不少,就连出发前查资料问度娘给出的答案大多数也是尽量不吸氧,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把氧气描述成跟毒品一样可怕的东西!我表示呵呵~

我的观点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人能扛,有的人是扛不住。大家知道高原反应又叫“高山症”,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低氧是产生高反的两个重要因素之一!而高原低氧环境是无法改变的,要看个人的适应能力。这取决于先天细胞得携氧能力,与身体素质没有必然联系。那身体的携氧能力的高低怎么能体现呢?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身体血氧含量了(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含量应该在95%以上 低于90%就很低了 (建议购买一个血氧仪,某宝一百来块钱也不贵时不时得测一测)。

缺氧对机体有着巨大的影响。比如对CNS,肝、肾功能的影响。低氧时首先出现的是代偿性心率加速,心搏及心排血量增加,循环系统以高动力状态代偿氧含量的不足。同时产生血流再分配,脑及冠状血管选择性扩张以保障足够的血供。但在严重的低氧状况时,由于心内膜下乳酸堆积,ATP合成降低,产生心肌抑制,导致心动过缓,期前收缩,血压下降与心排血量降低,以及出现室颤等心率失常乃至停搏。长期缺氧是很危险的!因为缺氧造成的伤害有些是不可逆的,所以把血氧维持在正常值很必要。

以下为个人观点:适当吸氧没问题,只要有正确方法,身体不会对氧气产生依赖。感觉呼气费力就吸吸氧缓解了就停,当然也不要有事没事一直吸氧。保持一个好的身体状态和放松的心态才会更快的适应高原环境。

由于折多山海拔落差及蜿蜒曲折的道路再加上大雪大雾的一系列考验,小伙伴们的身体和心理已经非常疲劳了急需休息调整。到了新都桥路两边有很多农家住宿,我们选了一家住了下来。酒店房间很干净,有空调热水,装修还很有藏区特色价格也很实惠!(一路上的酒店大多数都可以议价)小伙伴们都很满意。(这次考虑到行程的不确定性没有提前订酒店,酒店是到了新都桥才找的,酒店很多很好找,价格也合理。)

前面说过新都桥的海拔三千七百米,小伙伴们都有气短的感觉。大家注意:初到高原行动一定放慢,呼吸尽量保持均匀。如果突然觉得喘不上气,要保持静止不动,最好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同时深呼吸进行调整,等缓解了在行动以免产生高原反应。

很有藏区风格的房间

进了高原人有高反,车有高反,就连食物也有高反!所有真空包装的的食物在压力变化下都成了小胖子。同行一个小伙伴的防晒霜也爆了~~

一天的奔波大家都是人困马乏。抓紧时间休息,准备下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