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村的房不叫民宿,而是以组团来命名,组团的名称与主题定位来源于旧时生产队的生活,房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始建筑的同时,每个房间内配置的都是现代化设施,给入住者带来优质的住宿体验。

米仓以农耕用具作装饰,保留了旧时村里的模样;竹屋的四周环绕着翠绿的竹子,不仅如此,其内部的装饰都以竹为材料打造而成;知青年代用各式墙绘与装饰品重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垦荒的场景,到处是回忆是故事;磨坊用古老的磨盘、石臼为元素,让你近距离感受磨上的农村生活……

我们当晚入住的是磨坊组团就在村委会的对面,村委会也是乌村的游客服务中心,一切和乌村相关的事宜都可以在村委会这里得到解决,比如说办理入住,发放手环、收录人像,或是呼叫游览车都在村委会办得明明白白。乌村体验游玩,主打一价全包的套餐模式,一价全包包含了在乌村吃住玩各种项目,不带钱包轻松度假就是如此简单。手环与身份绑定,手环是乌村通用的身份标识,每一个佩戴手环的人都是平等的,都是被记录被照顾的。

在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时期,磨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之一。无论是舂米、磨面、做豆腐,都离不开磨的存在,而磨坊则将这一元素发挥到了极致。磨坊以青石做墙,石臼上一方磨盘上写就“磨坊”二字,古拙而又灵动。

磨坊组团从外观上看是黑白色的水墨色调,白墙灰瓦,斑驳的雕花的门和窗,窗上贴着大红的窗花和喜庆的福字,这一点点的红也让古旧的的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推开门,走进磨坊,色调又为一而变,磨盘为桌,竹编的椅,宽大舒适的沙发,一颗颗鲜活的绿植或垂于廊道两旁,或摆在应有的位置,整个人也会随着这些映入眼帘的景而变得舒适悠闲起来。

冬游乌村,阳光和煦。江南普遍不供应暖气,乌村是个例外,磨坊组团——不一样的趣味乡居,每一间房屋内都有暖气供应。白日里在乌村里走走停停,兜兜转转,品美食,做一日快乐农夫,待日头西归,返回磨坊,返回自己温暖的屋,享一夜好梦,有一种幸福就是睡到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