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半,话很多的老乡大姐准时在酒店门口等我们,话说早晨的瑞丽真的完全没有傣乡该有的模样,穿着短袖短裤被冻得迫不及待钻进车里,然后期待灿烂的阳光早些烤热脚下的大地。
穿过瑞丽的大街,行人并不太多,大姐说毕竟春节假期刚过,不过等到三月一号这里又该人山人海了,德宏州人口众多的民族之一的景颇族最大的年度盛会目瑙纵歌今年是在3月1日举办,而且今年最大的场子选在了瑞丽。哎,就那么一两天的时间差,无奈错过目瑙纵歌节。
9点抵达姐告口岸,温度依旧比较低,周围出现了很多缅甸人,即便他们的脸上不涂抹那些缅甸国民标志的防晒露,依旧能从眉眼间看出来和国人不一样的长相和表情。

姐告国门

姐告国门
大姐先带我们去看天涯地角碑,告诉我们说春节期间要和碑合影可是人山人海地排队,然后此时碑却孤零零地立在姐告口岸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门可罗雀,我们四个人抱着这个无人理睬的不起眼的石碑各种姿势拍照。
大姐将通行证给了我们,然后告诉我们过了中方口岸后,在中间的缓冲带等着缅方的导游接待我们,帮我们统一办理进入缅甸的手续。过海关极其简单,甚至比国内大型车站的安检都简单,盖章,过安检,于是便走出了中国国门。
因为我们都是散客拼团,所以我们4人把边境证给了导游后,她还需要等其他的散客过来,收齐了再一起办理缅甸入境,我们便在中缅海关的缓冲区里休息,等了近一个小时。在缓冲区中间依旧立着一个界碑,两面分别用中文和缅文写着国名,此时也是无人搭理,被我们肆意独占。
缅方海关的大门被一道简易的栅栏拉门阻挡着,对面便是木姐市,虽然只是一墙之隔,街上的广告牌上的字样却基本都是不认识的缅文,大街上车来车往,面庞黑黑的缅甸人在街上走来走去,有一些好奇的缅甸人懒散地趴在栅栏门上望着海关里等待着出入境的皮肤白白的中国人。还有很多持着边民证的缅甸人在海关里频繁地进进出出着,对我们这些游客视若无睹。

姐告国门

姐告国门

姐告国门
1个小时才集齐散客队伍,然后今天过境的人其实并不多,大概就坐满3辆中巴车左右。带领我们队的缅方导游汉语说得很好,是一名傣族大姐,她拿着我们的边境旅游证领着我们快速地通过了缅方的海关,于是,正式进入缅甸。
Tip:时差上缅甸比中国慢一个半小时,缅币对人民币大约是200:1,100人民币在市场可以换取20600缅币,另外如果是半日游,最多换取50人民币便够用,当地物价很低,另外回国后在中缅街也可以用缅币购物。

木姐

木姐
过了海关后,导游阿红便带着我们到了旁边的一条土路,坐上了一辆颇为破旧的中巴车,车有些小显得略微拥挤,队里还有一位坐着轮椅的大爷,被家人一路抱上抱下的,不知道是不是来怀念密支那战役的远征军前辈。
上车后阿红便开始讲解起来,她说缅甸时间比北京时间慢1个半小时,所以其实现在的木姐不过是早上8点多,而缅甸的大多数商铺都还没有开门营业。她接着说缅甸的经济其实相当于中国的七八十年代,让我们想起几年前去越南的时候整个社会给人的感觉和这里很像,阿红接着说,来缅甸其实主要就是看缅甸的佛寺,因为时间还蛮早,希望在中午午饭前我们能走完计划中的四个景点:禅林院、高山寺、木姐市场和浴佛寺,团餐以后可以报一个自费的项目50元每人的皇城乐园,里面可以看缅甸的民族表演,然后就准备回中国。
其实算起来,如果不报自费项目,也就在缅甸呆了两三个小时,匆匆走四个景点再吃顿饭便回国;即便报了自费大概也就下午两点回国,在缅甸呆的时间也不过4个小时,而上午的4个景点基本是半小时一个的匆匆行过,感觉实在太仓促了。
不过全程倒是真的毫无其他消费,另外不过300多块的团费,还包含出入境证件办理,想想只是缅甸签证都需要500多块,所以也就不做他想了,以后有缘再深入缅甸内陆吧,这一次就不去多想,好好地体味着缅北小城的4个小时旅程。

木姐
然后阿红便开始讲起缅甸的人文风俗,她说整个缅甸只有两个季节,就是凉季和热季,现在是中国的开春,却是缅甸最好最舒服的凉季,温度大约就是10度到20多度左右,在盛夏时节缅甸的最高温度能突破40度左右。然后缅甸分为上缅甸和下缅甸两个部分,下缅甸是政府军控制区,相对来说很和平,经济也更好,首都等几个大城市都在下缅甸;而上缅甸则常年战乱,尤其是克钦邦等几个地区现在依旧是战火不断,不过木姐市位于掸邦,克钦邦的主要民族也就是国内的景颇族,而掸邦的主题民族是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所以目前掸邦地区都相对来说比较和平,而且和中国接壤的木姐也是国家级口岸,经济相对来说算比较繁荣的了。下午我们要去看的长颈族(布岛族)表演,她们便来自下缅甸和泰国接壤的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民族,整体民族不过几百人,而少女为了躲避战乱和猛兽,渐渐养成了从出生就在脖子上套金属环的习俗,金属环从18到28个不等,而一旦带上金属环后由于脖子畸形发育,所以便不能再取下来,否则就会窒息而死,目前缅甸政府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已经明文禁止再给女性戴环,所以目前世上这些戴金属环的布岛族女性不过也就十几人了。
然后阿红又接着说,缅甸人最大的标志便是脸上的那层防晒露,那是一种缅甸中部地区特产的树木用纯手工磨制成的黄色粉末,用水调开后抹在脸上能带来清凉的感觉,能防晒而且能养颜美白,所以缅甸几乎全民都会用,也是缅甸唯一的能出口到英国、泰国等地的化妆品,出口英国还是因为被殖民期间英国人发现了这种化妆品的好处。而中国人大多不喜欢脸上看得到那层粉末,所以现在还研制出了和一般护肤品一样抹上脸看不见的种类,喜欢的话可以去购买。途中经过的景点大多有这种防晒露售卖,不过价格蛮贵,近100块一瓶,其实回国后在中缅街买的话,最便宜的5元便能买到。
接下来阿红接着说,缅甸只有7个生肖,而且缅甸没有结婚制度,只要喜欢便可以宴请宾朋然后住在一起,另外缅甸是一夫多妻制,只要你养得活足够多老婆而且魅力大,那就可以随便娶几个老婆。缅甸语称呼男孩子近似于“狗”,女孩子则近似于“猫”,你好的发音近似于“民歌喇叭”。
阿红一路讲解中,我们的车开出了城区,在大山间的土路中奔驰前进,阳光渐渐热烈了起来,路上的红土飞扬,最后大巴在一座山前停了下来,一条柏油路向上延伸,高高的牌坊上满满的缅文,路边还有满身疾病但眼神清澈的小狗冲我们摇着尾巴。

木姐
阿红说第一个景点禅林院到了。
禅林院是一座木姐市郊的寺庙,离市区的距离还蛮远,隐没在山林间,似乎除了中国的游客就很难见到本土的信众,而且寺庙里的佛塔寺庙似乎都是新建的,阿红也说禅林院基本都是新建的,而且目前仍在建筑中,很多中国游客会出资捐建,不过缅甸的物价太低,所以出资额不用太高也能在寺庙的捐建墙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禅林院的来源据说是一位缅甸高僧在这里的一处山洞里修习得道,这一处岩洞就在禅林院入口处,修建得金碧辉煌的。虽然,禅林院相比之下更像是一处为了迎接中国游客而修建的景点,不过里面的佛像建筑还是颇具缅甸的鲜艳风格,在山林里隐没,静谧中潜藏宝相尊严,还是值得看一看,不过阿红走得颇快,照相的功夫队伍就在她的带领下走得没影了,还好这是一条单行道,走到尽头的坐佛处便需要原路折返。

木姐

木姐

木姐
Tip:缅甸的佛寺铺有地砖的地方都需要脱鞋才能踩上去,另外佛像是可以拍照的。走过东南亚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多其实都欢迎拍摄佛像,因为当地信众觉得那可以把佛的庇佑带回家,这一点倒是与国内不同,国内的佛像一般是禁止拍照的。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从禅林院出来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寺庙,高山寺。
相比禅林院,高山寺则在离市郊更近的地方,而且这里则更像本地信众朝拜的圣地。阿红说,高山寺有一座幸福美满塔,也叫金鹿山佛塔。前面说过缅甸人是一夫多妻的,而且也没有登记结婚的习惯,当地人结婚一般都会到幸福美满塔下转塔祈请婚姻幸福。
高山寺有三个值得观赏的景点,一个便是高山寺的寺庙建筑群。这里的寺庙相比禅林院显得更有历史,也更有气势,金碧辉煌的寺庙和颜色鲜艳的佛像,看起来十分亮眼。虽然中南半岛大部分国家信奉上座部小乘佛教,佛塔和佛像都很类似,但是细看的话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缅甸的佛像金色和翠绿色居多,颜色非常鲜艳,佛像的模样更圆润而温和,且相比泰、老、柬等国家佛像模样更接地气。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第二个点是傣王宫。其实是一座不大的宗祠。木姐地处缅北掸邦,这里是傣族人世居之地,而木姐的傣王祭祀殿室便在高山寺旁。傣王宫旁边有一棵大榕树,孤独地演绎着独木成林的故事。

木姐

木姐
第三个便是幸福美满塔。金色的佛塔比想象的要大许多,在缅甸这样贫穷的国家,佛塔却修建得十分壮观。此时的佛塔正在修葺中,塔顶被包了起来,塔身也搭满了脚手架,但是却并不妨碍信众前来祈请幸福。许多穿着崭新亮眼的缅甸传统服饰的当地人前来朝拜,以女人居多,还有喇嘛,在佛塔前虔诚跪拜后在塔旁的功德处随喜了功德,然后纷纷在塔前合影留念。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幸福美满塔下有售卖饮料和咖啡的小店,价格相对市区应该不算便宜,但两国的经济水平的不均衡还是让人很享受这里的物价,咖啡不过5元一杯,鲜榨的果汁8元一杯,包括牛油果的鲜榨,算起来是一路遇到的最便宜的,比芒市的还要便宜,而且果汁打得非常浓稠。这里也有缅甸的国民防晒露卖,一小盒30元,用水调开了以后可以拿刷子刷在脸上。这种防晒露是用特产缅甸中部的黄香楝树手工磨制的,香味很独特也很浓,于是好奇地拿起刷子试着刷了一些在脸上,结果很不得要领,一边正在做果汁的缅甸妹子实在看不下去了,笑着过来示意我抬起脸,然后她拿着刷子“唰唰唰”一口气刷了我一整脸!不过刷在脸上凉凉的,很香,感觉很舒服。

特纳卡
接下来便是前往木姐的大市场,但是阿红说因为市场里的东西大多都是中国进口来的,所以没有太大看头,大家跟着她穿过市场走一圈便好了。其实我对市场还蛮感兴趣的,不管东西是不是中国进口来的便宜货,至少这里是最市井的地方,最能体会当地的人文。
小巴车从高山寺下山,然后渐渐开进了市区,木姐是缅甸最大的国家口岸,这里的经济算缅甸不错的了,但是整个小城依旧显得破败不堪,犹如国内的十八线小乡镇。不小心看到了旁边店铺的招工启事,是一份中文的招工启事,客户经理底薪才500块,而且还是面对中国人或者华人招工,当地的缅甸劳工拼死拼活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就500左右。

木姐

木姐
在一处较开阔的十字路口阿红让大家下车,这里有一座四方钟塔,阿红说这是英殖民时期的遗留物,一般象征着市中心。然后便带着大家走进中央市场,其实和国内的农贸市场很像,挂着的商品也绝大部分都是国内进口来的。

木姐

木姐

木姐
市场门口有拿着计算机换货币的妇女,但是并不懂汉语,阿红帮我们翻译后说100块人民币换20600缅币,我本来打算换100块,阿红说换50就够啦,还用不完的……这真是换外币换得最少的一次,不过换货币的大姐没有零钞,最后给了10000缅币,还了我2元人民币……

木姐

木姐
市场里有很多小孩,看起来黑黑的很瘦小,瞧见了我们这一队并不富裕的中国游客依旧跑了过来,然后随机找一个人抱住大腿就不放,嘴里呢喃着听不懂的话,像是不标准的汉语,然后觉着手要钱,其实也蛮好对付,给1元钱他们就会罢休。
虽然轻化工制品蛮没有意思的,但是市场里的小吃却很不错,而且都很便宜。小摊上的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缅甸小食品差不多都是1元人民币一个,如果用缅币的话则是200一个,大多都是糯米制品,阿红推荐了一种小藕制作的零食,但是口感略微有点辛辣。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买小食品花了不少时间,等到急匆匆上了小巴才发现很多人都还在市场转悠没有回来,在小巴等其他人的时候,在市场要钱的那些小孩围到了小巴门口,司机很凶地不要他们上车,他们就在车门口晒着太阳望着我们,然后和车里的小孩做鬼脸,逗得小孩哈哈大笑,然后他们也似乎忘了继续乞讨,便一直逗着队里的孩子一边跟着天真地大笑着,他们也不过是一群天真的孩子而已。

木姐

木姐
接下来便前往上午四个景区的最后一个,金鹿寺,我叫它浴佛寺,因为这里有一眼泉水,泉水外有7个生肖的佛像,阿红说这边的居民过生日的时候就会来到这里,然后用泉水浇生肖佛像浴佛洗礼。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浴佛寺位于市中心,离中央市场并不算远,这里除了佛堂外还有一座喇嘛学校,我们进入寺庙的时候,很多小喇嘛披着黄色的袈裟刚好散课。在佛堂前还有旅行社售卖咖啡喝糖果、防晒露的摊贩,价格都不算贵;佛堂前还有一家四口,一位胖胖的妈妈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头顶着芭蕉和游客合影,一次10元人民币,一旦有游客和他们一起拍照,他们便会用不标准的汉语说着“茄子”,发音听起来很是可爱。

木姐

木姐

木姐
用泉水浴佛以后已经是北京时间12点半了,主要的景点也就走完了,阿红便带着我们前去用午餐,并提醒大家需要报下午的民族歌舞自费的每人缴纳50元给她,其余不参加自费的游客吃过饭便要准备回国了。
午餐其实还蛮不错,有东南亚特产的虾片,还有汽锅鸡和鱼、土豆烧肉等,不过按照口味来说应该是中国菜,估计和缅甸没有太大关系。

木姐

木姐

木姐

木姐
吃过午餐,参加了自费项目的人集合到了一辆车上,于是三辆车整合成了一辆车向着皇城乐园出发。皇城乐园在市郊,中巴车沿着一条小河前进着,不时有缅甸的大卡车与我们的车擦肩而过,阿红说这些都是在木姐和姐告搞边境运输的,缅北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而缅方向中国出口的一般就是大米等农作物,有的时候为了偷税还有人直接从河里用船拉着货物横渡过去,毕竟河对岸就是中国了。
皇城乐园并不大,看起来就和国内的一个小公园类似,里面的树林环绕中有几间古朴的民族草房,还有一个小的舞台,50元一张的门票其实不算贵,但是在当地来说也算一个月工资的十分之一了,所以这里估计是专门针对中国游客而建造的。

木姐皇城乐园
在阿红的带领下我们各自在售票窗口买了门票,然后在公园门口傣族的铓锣声欢迎中进入了乐园,曲折的林荫小道下到处都站着黑黑的缅甸小孩,大多2-5岁左右,长得都非常可爱,脸上摸着防晒露,穿着略为舞台化的民族服装,脖子上套了一个小背篓垂到胸口,一边面无表情地拍手一边重复着两个字“欢迎”。如果喜欢小朋友,或者想和小朋友合影,只需要在背篓里放一块钱便可以。

木姐皇城乐园
为了抢个好位子,于是径直到了舞台下找了个靠前的位子,一旁服务的缅甸小妹妹还给每人发了矿泉水和缅甸糖果,如果想多拿她也不会介意。舞台很简陋,播音用的汉语,但是那语调听起来很是别扭,整体感觉似乎是国内八十年代的一场舞台演出,不过台下不多的位子很快便被中国游客所坐满。
第一个节目便是三位布岛族女子的舞蹈表演,这些大熊猫民族的长劲少女因为脖子的畸形发育其实并不善于舞蹈,不过是简单的脚部手部动作,不过为了生存,凭借自己的稀有性她们依旧比较卖力地演出着。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第二个节目又是顶缸舞,不过相比一寨两国那些大姐一头几个缸,这里的小姑娘只顶了一口小缸,表演性质更大。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然后,居然还有抽奖环节,口音奇怪到可爱的女主持人总算显出了真容,凭借入园门票票根抽奖,奖品意外的还不错,有缅甸的手工伞、防晒露等,不过可惜的是我们4个什么都没有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接下来便是泰国人妖表演,然后一个民族舞蹈后,又是巴基斯坦的人妖表演,然后整场节目便结束了。有点意外瑞丽的巴基斯坦人还蛮多的,这两位人妖姿色都比较一般,身材还行,说起来东南亚走得差不多了,人妖表演也在国内见过,第一次在国外看人妖表演居然不是泰国而是在缅甸,感觉真奇怪。演出完了以后,又出来一位胖胖的人妖,然后主持人说想要和人妖合影的话只需要付10元便可以。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然后便是自由活动时间,可以在乐园里观看缅甸奶奶手工磨制黄香楝树防晒粉,也可以和缅甸的各个民族的小妹妹合影,只需要给一元人民币就可以了,而和布岛族少女的合影稍微贵一点,阿红说的给5元,但是很多人给了2元那些布岛族少女也是很温和地接受,真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低的服务费,在曼谷马尼拉巴厘岛随便的小费也不止这一点。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刚才顾着去舞台下抢位子,都没有好好和园子的小朋友玩,然后现在才去和他们交流,只要你举起相机他们都会很配合地假装微笑和比出剪刀手,虽然是假装的微笑,但是却掩盖不住他们的稚气和可爱,而且即便不给那一块钱他们也不会追着要或者不开心,似乎他们觉得自己的任务就是陪来的游客合影罢了,至于胸前的背篓里有多少钱,那是大人的事。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木姐皇城乐园
走完皇城乐园便准备回国了,阿红把大家招呼回了中巴然后开始返程,在缅甸的这一路行程都比较赶,但是路上客人走不见了或者做什么事耽误了,缅方的导游也不并不着急很是放松。
跟着缅方导游过了缅甸海关,然后拿着边境旅行证顺利地通过中方海关,回到了姐告,刚好下午两点。
缅北木姐的4个小时行程,顺利达成。这一次的出境旅行,短暂得像是半睡半醒间一个小梦。

边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