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寓山云海
探访仙寓山,无论是青山、溪水、阳光下大片的油菜花田,还是翠竹、杜鹃、蜿蜒曲折的山路十八弯,都很美。但看的多了,便不觉惊艳,正如女儿所说:“皖南的山水灵秀,但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仙寓山的云海。
听民宿老板介绍,前几天下过雨,这两天能看到云海,于是天未亮起来,简单吃点东西便驱车往山里进发。沿着石子铺就的简易山路,车子越开越高,一侧山崖,一侧陡坡。偶遇下山的车辆,必须停下,在前后找一个稍微宽些的路面,小心翼翼,相错而过。这不仅考验驾车人的技术,也考验乘车人的胆量。
山路两旁的树木基本没有修整过,杂乱无章。但因为山中空气湿润,很是葱郁。一个转角过去,突然看到右侧的山谷之中,白茫茫的一片,是云海!赶紧将车辆在路边停好,放眼望去,似有一条乳白色的大江在群山中流淌,又似一条白色的蛟龙在山谷中肆意穿梭。寂静苍茫的群山,因为这云海,迸发出了勃勃生机。
太阳升起,天光大亮,在阳光的照射下,云气升腾、消散。大江变窄了,蛟龙的身形渐渐轻灵,仙寓山也慢慢显露出苍翠挺拔的容貌,群山连亘、峡谷纵横。
望着眼前的千沟万壑,试问仙寓山,仙公寓何处?

向大山深处进发

仙寓山云海

苍莽锁大江
群山中的徽州古道
仙寓山的群山之中,有条徽州古道,是清乾隆至民国时期安徽省省会安庆通往本省徽州以及浙江、江西、福建等省份的交通要道,清志称“徽饶通衢”。徽州古道上的要塞榉根岭也在仙寓山上,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与太平军在此多次交手,可谓兵家必争之地,赫赫有名。
今天,我站在榉根岭的徽州古道上,没有高耸的城墙、没有险要隘口,只有一堵矮墙,一个小小的门洞,还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古道,通往大山的深处。虽有阳光,但掩映在树荫下的古道很清冷。走在石板路上,光滑的青石板,昭示着她繁华的过往;落满枯叶的台阶,凸显她寂寞的今朝。是寂寞的吧,想当年,有多少人身背行囊、竹杖芒鞋,从这条古道走出大山,或者,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而现在,除了探险的驴友和偶尔探访的游客,应该鲜有人至吧。
白驹苍狗,桑海桑田,历史把时光镌刻在青石铺就的古道上,让每一个来到这儿的人,驻足聆听。

岁月的痕迹

林荫庇护的古道

光滑的青石板,如今人迹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