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查看地理标志来进一步了解一个城市。南阳有一处河南、陕西、湖北三省交界的荆紫关,本次南阳之旅,必定要去淅川荆紫关听豫剧、秦腔、汉调。

交通:汽车站南阳--淅川班车,两人70元。走南阳到丹水高速。路标显示到淅川76公里,南阳出发到淅川汽车站,2个小时。下车后马上买票去荆紫关9:50出发,两人40元。路标56公里,走了近2个小时(太慢),车上售票员很热情告诉我们下车可以打车去三省界碑,然后让司机等着,拉我们回到清代一条街。结果下车后根本没有车去三省界碑,只好自己走去,返程车2点,时间比较紧。

荆紫关古镇,位于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右岸,因为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古镇有“一脚踏三省”和“鸡鸣三省荆紫关”的称号。荆紫关镇有2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荆紫关

中国名镇到了,怎么看不到荆紫关的地理坐标?

这个大牌坊有点那个,,,

走到三岔路口,立有一座纪念碑,走近看是解放纪念碑,上书“荆紫关解放纪念碑”,两个拿枪的战士在红旗的指引下,振臂高呼。

左转向前过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荆紫关”的大牌坊,就是白浪大桥“西接秦晋昨古道,南通鄂蜀尽坦途。”,河南荆紫关政府建设的“荆紫关丹江河桥”结束了附近三省人们依靠摆渡过河的千年历史。

荆紫关丹江大桥

路标——前行就是陕西

路标——向左是湖北,向前是陕西

大桥建好后,让荆紫关“西接秦晋非古道”

大桥建好后,使得荆紫关“南通鄂蜀为坦途”

警务联防

丹江无水不灵秀

宽阔的江面长满了蒿草,能想象出当年纤夫拉船的场面吗。

能想象当年千帆竞秀的繁荣吗。

再向前走,右侧就是三省友谊广场,建有“同心阁”,象征三省团结同心。

建在三省友谊广场的“同心阁”

看到“陕西白浪”的大牌坊向左拐,走小道过了小河,在街口向右,

已经在陕西省界了

陕西白浪镇,感觉更干净漂亮一些

一棵高高的柳树把不起眼的一个小亭子挡在了树后,就是三省界碑亭。三省界碑处现在建了一个小亭子,在一条小路边上,紧靠湖北那面的房子。

三省饭庄,对面就是三省界碑亭

三省界碑处是指河南淅川县荆紫关、陕西商南县江河镇、湖北郧县白浪镇紧密相连。亭子地中间设立一个高只有40厘米左右正三菱椎体的石头,三个面分别刻有“豫、秦、皖”三省的简称,这就是三省石,亭子上方立有三块石碑。

三省碑亭,河南面

三省界碑“豫”面

三省界碑“鄂”面

三省界碑亭湖北面

三省界碑亭陕西面

三省界碑“秦”面

小亭子建的小气,没有体现地理标志的特点和重要性。上书2010.9.9三个乡镇政府篆刻的铭文,讲述相邻三省县、乡的情况,字体非常小,怎么让人看清楚呢?这里就是一鸡鸣三省,一脚踏三省的地方。这一点真应该好好学学台湾,一个北回归线的地理标志涉及的三个县都弄得非常有特点,垦丁的台湾岛最南端地理标识都搞得很好。

三省客栈——一脚踏三省舒心满志

亭子旁边的街道叫做白浪街,颇为有趣的是,这条街道上门对门、门挨门的邻居,户籍身份可能不一致,一条街上住着三省的人。

张海的题字

当代作家贾平凹的散文“白浪街”被刻在石板上镶嵌在河南这面“三省客栈”临街的墙上,文中对丹江、对白浪街的描述,对三省当地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性、风土人情做了精准的描述。

贾平凹的散文《白浪街》碑刻在墙上

贾平凹说的戏台没有看到,戏台两侧对联说道“丹江有船三日过五县,白浪无波一石踏三省,横批是:天时地利人和。”

说好2点返程的车又提前到13:30分发车,司机主动到白浪桥头接我们,只好在明清一条街的牌坊照了相,没能进到明清老街逛逛。

明清古街的南门大牌坊

我们的路程中经过镇平县、内乡县的岔路口奔向淅川县,途径西簧乡、寺湾镇到荆紫关。回程看到寺湾镇标榜为“原桑蚕第一镇”,西簧乡建立了“万亩薄核桃基地”,

桑蚕之乡——寺湾镇

赵河村文化活动室

万亩薄皮核桃基地——西簧乡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字

回到淅川县,继续换乘直达大巴车,在出城路口下车买票两人70元。

回到南阳汽车站,在酒店附近点了盖浇饭、紫菜鸡蛋汤。休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