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许多县衙,平遥县衙确实是最大的一个,大堂案机之上,36只仙鹤代表秦朝时的36州县,旁供官印和委任状,两旁杀威棒。县老爷还是有不小的权利呢,刑事民事一把抓。

牌匾之上,民多一点,对联两侧,愧少一点,赞!

以日升昌为代表的的平遥票号,用敏锐的眼光,由实体经济转向金融业,通过最早的代为兑汇,发现商机,将染坊逐步转变为票号。日升昌的老板一次性投资30万两,搭建起了白银帝国,不可不谓伟大的转型。

据说票号作为最早的银行业,实现了汇兑天下而无一错票,凭借三点:

1、资产与经营权分离,东家绝对不参与经营哦,现在国企的董事会们...

2、漂亮的加密技术:密文、字体、信息网络

3、核心人才和保密机制:好的信房当家可拿到800两年薪(1两可买1亩地哦),招工的伙计要从小培养,一次业务几个月不能出票号,直到结算完成。

地下金库,有8个窑洞!

鼎盛时的平遥有40多家票号(占全国4/5),在民国期间(最晚1948年)逐步关闭,没能和诸国列强的银行抗争,原因是什么呢:

1、汇兑天下的原因是银两押解的风险,到民国时期货币的混乱和纸币的普及,票号失去了价值;

2、日升昌作为最早的票号,与汇丰等国外银行比,机制仍有差距,业务单一,无竞争力;

3、战争的动荡和国家银行的干预,良好的经济环境不再具备,汇兑风险加大。

值得反思,鉴古知今,利益大的行业往往周期较短...

这座市楼是当年繁华的中心,若你当年走过,身边喝茶的可能都是富甲天下的大商。

走出日升昌,向南门途中,经过报纸展览馆,竟然看到了难的保留的文革版本,不禁驻足多看了一会,那段隐秘的年代。

我的一张大字报

平遥的城墙,虽不如西安的宏伟,但更悠久,从周朝始建,历经2000余年,竟在战争时期也得以完整保留,客栈小哥说是因为偏僻穷,比较隐蔽。从这里,还了解到什么是城、什么是隍;什么是马面,什么是瓮城,历史,似乎永远有学不完的东西。

这座城楼,经历过多少年战争洗礼呢?

这里的马面似乎西安城墙没有呦

南大街的熙熙攘攘,凑热闹才有节日的味道。

顺着南门向东角魁星楼,下去就是文庙,时间关系,没有去城隍庙了。文庙是大家对文人的拜谒之所,也是每年乡试的所在,从这里试图走功名的人,一代一代在这里奋笔疾书。其中一份状元卷,乾隆亲笔御批甲子第一名,全篇2400多字,无一错字,通体小楷,这才是真学霸!!!

大家都跳过龙门,儿子,也希望你学有所成!

转眼一天,似乎刚走进平遥的世界,不得不赶路了。为了第二天逛王家大院方便,我们住到了介休市,酒店下面就是一家晓宇火锅(重庆火锅NO.1),下着点小雨,一家人喝点小酒,饱餐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