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北京先农坛内,先农坛位于宣武区永定门内大街路西,与天坛隔路相望,是明清两代帝王祀神农、耕谡田和观耕的地方。

过了这个大门的右手边是售票处,顺着这个大门继续往前走50米左右就能看到入口了,有北京工会卡的可以直接走到入口扫码进入。

这个就是博物馆检票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刷健康宝,扫工会app入园。
先农坛内的建筑是明清两代逐渐完善起来的。最初的建筑叫山川坛,据《明成祖实录》载:“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山川坛成。”与此同时还建有太岁坛、风云雷雨、五岳、四海等13座祭坛。嘉靖十一年(1532)建太岁殿。同时还建有天神坛、地祗坛等。清朝在原基础上扩建或重修。乾隆十八年(1753)改原明代太岁殿东的旗纛庙为神仓;十九年(1754)改木结构的观耕台为砖石结构;二十年(1755)改原斋官为庆成宫。
民国时,该处隶属于内务部。北洋政府时,由于该部经费拮据,拆除先农坛外墙,树木、地皮标价变卖,北部开辟为市场,南部辟为城南公园。30年代初东南角辟为体育场。坛内众多殿宇大部剥蚀、败落,少许较整齐的屋舍殿宇均被占用,如具服殿为驻军长官办公处,神仓为坛庙管理所,庆成宫曾办中华女子养蜂场等。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亦只是重点修缮扩建了体育场,使其成为一处较为合乎规格的体育场。虽然1979年8月21日公布先农坛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对其他殿宇设施未能顾及。1985年6月,全国政协和市政协委员们发出了抢救先农坛的呼吁,逐渐引起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重视。1988年3月政府投资300万元,对太岁殿正殿、拜殿和东西配殿进行了全面修缮,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由古建研究所设计,房修二公司施工,历时二年零八个月于1990年11月底全部竣工。竣工典礼上,副市长张百发说,市政府决定,这里将作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1991年9月,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在这里落成,正式对外开放。此后经过几年的修缮和复建,一座完整的明代皇家坛庙建筑群已恢复雄伟宏大的英姿。太岁殿、神仓、神厨、具服殿、观耕台、先农神坛、庆成宫等建筑成为北京市难得的历史遗存。
博物馆的主要展览有"古坛掠影-先农坛史料图片展"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简史"。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展览通过照片、实物、模型形象地介绍了中国古建筑技术形成、发展的历史及独到的美学价值,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