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千古情》:导演黄巧玲的又一个巨作,主要讲述上海的前世今生。包含《申沪溯源》《1921》《摩登岁月》《上海人家》《风从海上来》五个剧目。再现了战国时春申君疏浚黄浦江的力挽狂澜,中共一大的光辉历程,十里洋场的风云跌宕,新中国建设时期上海人的奉献与担当,更有世博会、浦东开发开放的文化内核,将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演出共一个小时,每个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感人肺腑。短短一小时穿越上海的前世今生,是对上海精神的传递和歌颂。

第一幕《申沪溯源》

“2000多年前,上海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当时这里江水常常泛滥成灾,人们深受其苦,春申君带领百姓成功平息了水患,这种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成为上海精神的重要开端。

为了纪念春申君的不朽功绩和上海先民的伟大智慧,后人便以“申”和捕鱼工具“沪”代称上海。”

第二幕《1921》

“从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到五口通商的繁忙码头,少女巧巧为寻找青梅竹马的爱人,来到风云际会的上海,在内忧外患、民族危亡的时局下,找到了革命信仰。

1921年注定成为上海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庄严诞生,上海成为红色革命的启航之地。”

第三幕《摩登时代》

“十里洋场,风华绝代,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有着“亚洲第一大都会”的美誉。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与华北多地相继沦陷。繁华的上海滩也面临危难时刻,摩登岁月的背后暗流涌动。

随着淞沪会战的全面爆发,巧巧根据党的指示,组织了上海文化界战地医疗队,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战斗中。”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

这一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民国时期上海夜晚的歌舞升平。水幕之间,唱歌的女性,韵味十足。

第四幕《上海人家》

“上海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迎来新中国的成立,巧巧也和这座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上山下乡到支援三线再到改革开放,巧巧一家人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上海的时代变迁以及上海人付出的牺牲与奉献。

这就是上海精神、上海人的担当!”

第五幕《风从海上来》

“世界在这里相聚,东西方在这里交流。世博会的精彩仍在回响,浦东开发开放的步伐正在阔步向前。

风从海上来,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壮阔征程上,上海正以开放、创新、包容的新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