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周四),由于昨天的行程劳逸结合并不很累,早上7点半就睡醒了,听到服务员敲对面的门,好像是说对面房客是从郑州高风险区域来的人,让他们不要出门。不一会儿我透过房门的猫眼看到又来了好几个穿着白色全身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给他们测核酸,要求他们等核酸结果出来后再决定能否离开酒店。吓得我等防疫人员一走,赶紧带老妈儿子匆匆吃了早餐,收拾东西落荒而逃,到武威市中心逛逛。
对门惊魂
武威,简称“武”或“凉”,古称凉州、姑臧,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自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命名武威,已有近22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中国旅游标志,国宝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就是于1969年10月武威雷台汉墓出土。全唐诗中以《凉州词》为题或以凉州为背景的诗有100多首。带着家人来到了市中心广场,这里有一座武威南门城楼,高39.6米,门洞顶部有“凉州”和“银武威”的牌匾,门洞顶部以上的平台建有三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当地政府还在城楼下修建了4万平米的南门广场,还安装了喷泉设备,水雾氤氲中让人感到非常凉爽,体感也就20来度的样子,要知道当天西安市的温度达到了40℃。
老妈站在武威城楼下看到了门洞上的“凉州”两个字,感慨的告诉我们,当年姥爷从东北南下,支援大西北筹建西安、兰州、成都、天水等地的铁道办事处,整整跑了一大圈,本是要全家落脚到兰州办事处担任领导,但遭到姥姥的强烈反对,在老人家从说书故事中听来的印象里,那个地方是“西凉国”,“风沙打脸的地方”,于是全家最后还是落脚到西安,才开始了在西安的生活。
南门城楼
喷泉广场
随后我们又到鸠摩罗什寺参观,这座寺庙是为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翻译经典功绩而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寺庙大门飞檐斗拱,庄严中又凸显着浓郁的中华文化。鸠摩罗什(344—409年),中文译名童寿,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一,是中国佛学史上第一个系统深入地用汉语传播佛经的人,开辟了译经史上的新纪元。他从小研究佛经,造诣很深,龟兹王奉为国师。每当罗什讲经,王公都常跪座侧,让罗什踩背而登,在西域诸国声望极高;386年,吕光东归,带鸠摩罗什到凉州。从此,鸠摩罗什就在凉州讲经,大兴佛教,客居达十七、八年之久;403年,后秦姚兴灭后凉,迎鸠摩罗什到长安翻译佛经。鸠摩罗什对佛经很有研究,又通晓汉语,所译经约七十多部、三百余卷,很多都流传后世,对佛教传播有深远的影响。
飞檐很有特色
中午12点又该吃饭了,我们驱车来到武威的北关市场,说是市场,其实是一个不大的“三套车”吃饭基地,整个市场共有20多家商户,全是售卖武威三套车的,顾客摩肩接踵,家家坐满了人。这“三套车”由凉州行面、卤肘子肉、冰糖红枣茯茶组成,在西北闻名遐迩。无论外地游人还是本地居民均爱食用。饧面制作时,先将优质面粉加少许盐,拌水和成饧面硬团,发饧后再切成条状备用。有顾客时,按照顾客的要求再捋成宽窄不等的长条状,入锅煮熟,盛入碗中再加预先配备好的由卤肘子肉、木耳、蘑菇、黄花、蒜苔、芫荽、洋芋粉等制作的卤汤即成。腊肉由新鲜猪肉或猪肚加入传统腊汁及炖肉调料,经特殊烹调工艺制成,肉质香而不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肉色金黄。红枣茯茶是由冰糖、桂圆、核桃仁、红枣、枸杞、茯茶茶叶加水熬制而成,味道香甜可口,色泽浓艳。凉州“三套车”经济实惠,男女老幼皆可食用,被称为凉州快餐,是当地人的最爱。
好吃不贵三套车
吃饱喝足,继续赶路。因为疫情的原因,决定不在兰州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住宿,直接从武威走古浪、天祝,越过兰州前往定西,入住定西海旺大酒店(305一晚,豪华双标含早餐)。因为路途遥远,中途在安门服务区和兰州北服务区短暂休息,沿途的山越来越绿、草场越来越多,景色也越来越美。只是中间经过天祝藏族自治县时海拔一度升高到2700,让人觉得后脑发紧很不舒服,还好到达四面环山的定西时,海拔已经下降到1700左右,气温也只有20℃,不舒服的感觉随即也消失了,看来我的高反还挺强烈的,以后要多加注意。
美丽的草原
定西酒店门口的喷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