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一个阳光正好的上午,从大清一等邮局开始,潘奶奶踏上了行走厦门老街的路线。大同路、开元路、镇邦路、中山路......这些街道就像这座城市的记录者,经历过沧桑变化,一些地方顽强地保留了曾经的风貌,一些地方变得跟适应如今的商业化。
大同路是潘奶奶鹭岛旅行清单中的一个宝藏地方,它没有中山路繁华,不如八市烟火气浓,也没有环岛路漂亮的海岸线,它就静静地站在那里,向我们诉说着老厦门的点滴痕迹。
查阅资料得知,大同路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是厦门市第一波城市建设时建成的第二条马路。厦门老房子研究专家曾谋耀称大同路的得名来源于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同路是厦门最繁华的商业街。曾谋耀认为大同路的繁华主要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码头,一侧毗邻银行、海关等重要机构,周边的海后路、升平路更以“金融街”著称,而“大清一等邮局”、合福庆公司以及“贸易一条街”人和路也在其周边。厦门是通商口岸,海外华侨返乡或者回南洋时,都会选择在此采购礼品。
时过境迁,现在的大同路不复当年的繁华。每个城市都需要自己的历史,商铺和老街区的兴衰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浓缩,它们都藏在每一幢房子里,藏在每一个细处。
令我惊喜的是十年前在各大厦门旅行帖子中很火那家大同路鸭肉粥竟然还在。
虽然物价翻了好几翻,但好在味道不输当年。
从大同路走到开元路,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站在开元路的十字路口,一面是黄胜记金香肉松店,一面是阿吉仔吉治百货,另一面则是熙熙攘攘的食客天堂——八市。
从八市的巷子口一路前行,两边各种小吃、水果、海鲜琳琅满目,但是由于当时口味飘忽不定,潘奶奶最爱的凤爪也突然不想吃了,只是等大师来后搓了一顿海鲜,龙虾螃蟹点了一通也不过400来块钱,简直一个爽字得了。
不过这次来感觉以前吃起来特别可怕的沙茶面现在好像也能接受了。对了,旺进麻辣烫(文塔店)好吃到绝,我是点的外卖,要是能去店里更好。
从八市走到中山路,记忆里人群川流不息的中山路商业街变得异常冷清,不知道是游客对商业街的疲态已露端倪还是受疫情的影响。潘奶奶随便进了一家商场,里面的顾客寥寥无几。
当时去的时候还在修路,车堵了一长串。下午本来想去钟鼓索道,结果被告知要在微信公众号上提前预约,当天的已经约不上了,于是潘奶奶就去二刷文艺渔村曾厝安,看看十年过去它变成了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