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北京,至今留存下来的古塔还有不少,不断找寻欣赏,几年下来很有收获。今年疫情严重,破坏了我出行旅游的计划,但阻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市内寻古赏花也让人忙得不亦乐乎。

今天的目标是位于朝阳区南部的古塔公园。路程比较远,乘大1路到大北窑东倒11路,向东向南再向东,越走越荒凉,虽没出5环,但北京的东南部比起别的区域还是不发达。用了1.5小时终于到了古塔公园。

从西门进入公园,里面很是清静,游人较少,公园也是很朴素的郊野公园的感觉。介绍该园内建有4个主要景区,即:西大门区、中心湖区、山花园区及古塔区。其中中心湖区为主景区,取名七彩春花园,建有花王台、海棠广场、亭廊组合、平泉叠水等景观,将古塔郊野生态环境特色与城市公园园林景观特色有机结合,环保公共服务设施配备齐全。全园种植各色乔、灌木及花卉200余个品种,约22万株。行走期间,的确花树很多,当天的玉兰盛开过了,但大片的美人梅盛开,整个公园香气弥漫,还有紫叶李、边翅、山碧桃等,身置花海中好个惬意。还有大片的花树刚发芽,不知是什么花儿,看来一直到五.一公园花事不断呀!

信步从西门游到山花园区-中心湖区,最后过古塔北路,到达古塔区,欣赏这座明代砖塔。

十方诸佛宝塔兴建于明朝嘉靖年,为延寿寺住持翠峰禅师兴建,时名“十方诸佛普同之宝塔”。明朝万历初年,延寿寺重修,清朝末年庚子事变中,延寿寺被八国联军毁灭,十方诸佛宝塔幸存,但可以想像,一定也是损坏得不轻。 1989年 朝阳区人民政府拨款重修,使该塔基本恢复了原貌。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方诸佛宝塔高约30米,是一座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塔座高约2米,拱型门洞,门洞上方题额为“十方诸佛宝塔”,但字迹不很清楚了。

十方诸佛宝塔北侧,立有三通石碑:大明嘉靖丙辰季(1556年)尚衣监太监薛铭等人立石的《重修古刹延寿寺十方诸佛宝塔碑铭》;万历元年八月二十日(1573年)立,赐进士第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侍经筵食正一品俸杨博撰写的《重修延寿寺碑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赐进士第兵科都给给事中俞鸾撰写的《明故翠峰禅师碑文》。十方诸佛宝塔南侧,立有两通石碑:其中一通石碑的碑额为“德种金田”、碑文为“宫眷人等”,另一通石碑的碑额为“名题宝地”、碑文刻着“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乾清宫带管事提督两司房司礼监掌监事兼掌御用监印太监冯保”。几块石碑尚比较清楚,特别是冯保那块很好辩认。

环境很好,没几个人,树荫下有不少长椅,先围着塔欣赏一圈,又认真辩认了那几座碑,最后才看到大太监冯保那块。

我在古塔边的长椅上坐下,静静地欣赏打量着古塔。旁边两个老人带着小宝贝在玩要,一个腿受伤的男人在无聊地看手机,还有一个中年女人虔诚地转塔。树木成荫,美梅正艳,古塔安详地立于这和谐的环境中,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