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杜鹃分布在以万寿寺为核心的山谷中,也让这座千年古刹,被外人所了解。阳明山主峰望佛台,正是得名于万佛寺。在去往万佛台的路上,还会经过这座古寺。
佛教在汉末传入中国,刚好顺应东汉末年那个乱世,很快就被中国人所接受并开始广泛传播。阳明山建寺始于东汉,在明清时达到顶峰,最多的时候山中分布有108座寺庵。万寿寺始建于宋朝,原名阳明山寺,此地海拔为1357米,距离峰顶已经很近了。
万寿寺建于路边的高台之上,显得十分巍峨壮观。高台下有一片空地,是一处极佳的观景平台。凭栏远眺,只见重峦叠嶂,满眼都是绿色。半山处的杜鹃花海观景台,以及山顶的电视差转台,已经清晰可见。
登上高台,进入万寿寺山门。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无法严格遵循传统寺院建筑的形制,但依然分布有16栋大殿建筑,显示其庄严之像。其中有一座七祖月身宝殿,引起了我的注意。禅宗六祖慧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佛教人物,那么,七祖又是什么来历呢?
六祖慧能是南禅创始人,南禅的发展得力于慧能的两位弟子: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之后有曹洞、云门和法眼三宗,南岳怀让之后有临济、沩仰二宗,再加临济后来所分的黄龙和杨岐,被合称为“五家七宗”。阳明山属佛教南宗正传,为临济一脉。
明朝高僧秀峰入阳明山寺修行,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在这里涅槃,并且肉身不败。当时的明蕃南渭王对此非常崇拜,称其为“七祖”,当然有夸张的成分在其中。嘉靖皇帝听闻此事,亲赐寺名“万寿寺”,并赐联“名山千古仰,活佛万家朝”。这就是万寿寺寺名的来历,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对于肉身不败的事情是非常看重的。
七祖俗姓郑,为永州新田人,从三四岁起就不食荤,立志要出家,十六岁入阳明山寺为僧,取名真聪,号秀峰。三十九岁时,以身示世,坐化成佛。
寺院的后面有一方甘泉,取名为万寿泉。这方泉水来源于石缝,常年不干涸,就算长期不下雨也同样有泉水流出,而且水质清澈甘甜,十分神奇。旁边放有水瓢可供取水,尝了一口,果然清冽可口。井后还有一座石塔,为镇水石塔,据说已有1200年的历史。
高台上的万寿寺
山门
雄伟的大殿建筑
镇水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