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代,庐山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李白、白居易等名人留下无数赞美诗篇,到了20世纪初,牯岭街及其周边区域开始大量兴建别墅、洋楼和民房,逐渐形成繁华的城镇,生活气息和很多历史城镇一样浓郁,但又有所不同。

由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加上周围遍布峡谷,烟雾经常笼罩着这座山中小城,使它看起来就像漂浮于空中一样。

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牯岭镇是庐山的交通中心、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从这里到如琴湖、芦林湖、三叠泉等众多知名景区都很方便,就餐、住宿的选择空间也很大,晚上还可以逛一下牯岭街,欣赏一下“洋门面”的风采,感受“云中山城”的烟火气。

虽然当下走洋气路线的商业街有很多,但牯岭街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环境是其他民国风情街区所不能相比的,一方面是气候优势,另一方面是这些洋气的建筑并不是为建而建,而是上个世纪用心设计的产物,规模和数量都很庞大,已经和庐山风景区的自然风光和谐融合到一起,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路前行,清风徐来,空气中夹带着草木的清新香气,让人倍感心旷神怡,在山上住了几天之后,临离开时有点依依不舍。

据说牯岭镇的西式别墅多达上千栋,站在街心公园还可以眺望九江古城,山上的普通民居也是彩色的铁皮屋顶,它们在青草和绿树的掩映下就像一个个风姿绰约的绝色佳人。

牯岭镇设有银行、邮局、电影院、大会堂、芦林饭店、休养所等娱乐、康养和美食场所,基本满足日常衣食住行的需求,如果有时间,真想在山上居住半个月给自己充充电,顺便避开山下的酷暑。

据说牯岭镇有两万多常住人口,夏天是旅游旺季,游客的数量是常住人口的数倍,牯岭街也比平常更加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