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上海地图,如果把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三岛排除在外,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并不是几何中心,上海的几何中心位于东经121.42度、北纬31.09度的闵行区北桥这片区域。

北桥,据史记载,西晋时就有此名,明代时设镇,民国时为上海县治所在地,曾经是上海县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本世纪初,撤销了行政建制,并入颛桥镇,曾经的县城,变成了北桥社区,隐没在众多的大小城镇中,如今已经名不见经传,风光早已逝去。

有两个例证说明北桥曾经风光过:一是有过一座大庙宇。当时的北桥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明心寺,寺房有五千多间,僧侣有上千名,在上海规模仅次于龙华寺,有“东南一大丛林”美誉;二是有过一座大瓶山。宋时开酒务于此,元时设有民间酒业税务机构,酒瓶堆积如山,上海首屈一指,瓶山旁边还建有一座瓶山道院,当时名声在外,现在的北桥还有瓶安路、瓶北路这两条带“瓶”的路。

北桥, 还有个文雅的名字,叫“鸣鹤桥”,与西晋时期的大文学家陆机有关,据说这里是陆机放鹤之地,有一次在一座石桥上放鹤,仙鹤出笼后竟鸣叫数声高飞而去,这是从未有过的事,陆机非常高兴,就出资重修了这座石桥并为之题名为“鸣鹤桥”,当地人也称之为“放鹤桥”,今天的北桥有一条“放鹤路”,就是基于这段历史而取的名,而为了与黄浦江南部的奉贤南桥相对应,当地民间习惯称之为北桥,明万历《上海县志》率先将“北桥镇”列入“镇市”条目,与“龙华镇”齐名,足见当时这里的市面繁华程度。

北桥称得上是千年老镇了,老镇必有老街,北桥也是如此。

北桥老街,是一条沿着俞塘河北岸东西走向的街道,全长千余米,分为东街、中街和西街,沪闵路从老街中间穿越而过,路下的桥洞将老街联通了起来,民居集中在东街和中街,西街集中了各类商业。

现在的北桥老街,根本没有了古韵,历史的痕迹在这里都被抹的干干净净,丝毫感觉不到这里有过风光的历史,唯有街头上的那棵古银杏,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老镇。

走在老镇的老街上,寂寞的很,寂寞的老街、寂寞的北桥,虽然它枕着车水马龙的沪闵路,但这个千年老镇只剩下了一地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