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座城市,从博物馆开始。

在中山,博物馆也是“网红”,随便一栋建筑本身都是艺术品。

中山博物馆的前身是1932年由旅美华侨肖悔尘创办的侨立中山公医院,具有鲜明的西洋特色。

这座博物馆于1986年完成二期改建,后来又陆续进行装修改造,逐渐发展成中西结合的建筑群。

博物馆的主楼共5层,有两层在地下,方形盒子结构充满几何美感。

这个博物馆分为历史陈列展馆、中山华侨历史博物馆、临时展厅等,还有中国首个收音机主题展馆,一路游览,对中山的历史、人文有了充分的了解,尤其对近代商业文化和华侨文化印象深刻。

据说中山市博物馆的藏品数量超过1.6万件,珍贵文物超过500套。

作为博物馆界的冷门选手,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的文物价值非常高,里面收藏各个年代的收音机总量达到2000台,除了邻近岁月制造的迷你收音机,还有大量体积堪称 “巨无霸”的收音机,体积是现在常见的收音机的50倍以上。

这座博物馆就在中山市石岐街道孙文中路中山博物馆内,馆址原来是侨立中山公医院的副楼,于1921年建成,距今100年,原本坐北朝南,后来因为北面修建石岐大马路(孙文路)而将大门置于马路一侧,目前游客进入这座主题博物馆还得从中山博物馆的大门先行进入。

这是一座外墙用青砖垒砌的欧式建筑,典雅的艺术风韵和满目苍翠的树木相得益彰,建筑内外很多细节都保留历史原貌,堪称“秀外慧中”,较高的颜值让人想多看几眼,多拍几张照片。

年轻一代对于收音机这个物价相对陌生,有的朋友是通过私家汽车接触到广播电台的,但95年以前出生的人,大部分家庭有且不只拥有过一台收音机,如果把时间往回追溯几十年,好多收音机都是大部头,普通人家购买一台像样的收音机需要花费不少工资,是非常重要的购物大事。

收音机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当电视机在中国出现的时候,普通人家也买不起,但购买一台收音机门槛明显低很多。

很多人通过收音机了解国内外新闻,了解天气预报,还可以通过收音机收听歌曲、戏曲、相声、生活百科等内容,那个时候收听收音机是件新鲜又大有收获的事情。

回想童年收听收音机的经历,倍感亲切。

据说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的大部分收藏品由中山市民邱健球无偿捐赠。

作为无线电迷,看到这些难得一见的宝贵藏品,内心有一点点小激动,不知道这些老物件有没有勾起你“一丢丢”回忆呢?

这座博物馆里大部分收藏品在市场上都极为罕见,有的基本绝迹,比如六灯二波段的新风731-A型收音机,六灯二波段的红波269-1型收音机,六灯三波段的飞乐261-6型收音机都是古董级别了。

旅游小贴士:中山博物馆面对所有游客免费开放,提前预约后在规定时间内抵达即可。

特别提示:中山博物馆除法定节假日外,逢周一闭馆,每天9:00开馆,16:30停止入场,自驾车根据导航提示前往即可,也可以乘坐50路、2路、209路、32路公交车前往,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