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了,游览市内的一些小景点和博物馆。
首先来到赣州的另一座浮桥,结构与建春门那座完全一样,这次从桥上慢慢走过去,脚踩着吱呀的木板,感受着古老风味。
下一个活动是赣州博物馆,我来的是新馆,外观斩新气派的建筑,很有博物馆范儿,设计得不错。 应该还是个老馆,两边分别有展品,我就只参观新馆吧。
新馆主题展就是《客家摇篮赣州》,从客家源流和经济文化两大篇章讲起。展出的文物涵盖了旧石器时代至明清各个朝代,从历史、经济、文化、民俗等多个板块全面地展示了赣州作为“客家摇篮”的历史源流和经济文化面貌。
以前真是对客家和客家文化没什么太多感受,这次的出行一遍遍地强化了这个概念,让我对这一缺失的知识有了较大丰富,真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呀。
客家人也是北方人,战乱让他们不断地向南迁移,最后的赣州成为一处集中的落脚地之一。客家人5次迁移,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霸业,为了实现对南方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统治,他派了60多万军队,实现了"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7年后,为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秦始皇又派了50万军队来到了如今的两广地区"南戍五岭"。然而,这个短命的王朝,仅仅14年的时间秦朝就走向了覆灭。曾经派往南方的军队,为了躲避中原地区的战乱,便留在此处定居,而他们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批客家人。但客家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应该算是在西晋末期和东晋的"五胡乱华"时期,之后还有四次大迁移。地点集中在闽赣一带,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也在不断碰撞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
慢慢看着还是很有收获。
可爱地是新馆西侧还有一大片室内植物园,展示各类热带雨林及沙生植物,设计的小瀑布流水和高大的植物很是养眼,正好可以让走累了的游人休息下眼睛,并在旁边的咖啡厅坐坐。只是想法到位,都因为人少管理便偷工减料。也许节假日会到位吧。
参观了2个多小时,回来时在渔湾里美食街下车,呵呵,这才是我要找的赣州的美食街呀,全部是特色小吃,我攻略中的当地小吃这里全有,之前想来都因为太累而放弃了,可今天这时是中午,许多小店关门,要等晚上才热闹。找了一家鸭血粉丝加了豆腐泡,之后又加了2元钱的鸭血,给了我多半小碗,一共才16元,味道很好却也没吃完。
中午休息到2:30,去文庙,结果在修。旁边的慈云塔果然是在一个小学里面,造型美艳就是不让进,距离远一点可以看见上半截,站在大门栏杆处可以看见下半载,就是看不全整个塔,真是急人,噢,突然灵机一动,让门口的保安帮我用手机拍一张,哈,他好像常帮别人做这件事,帮我横竖各拍一张,都拍得不错。
慈云塔古称瞻云塔,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与文庙共同组成赣州八景之一的“雁塔文峰”。慈云塔是一座宋代高阁式砖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等部分组成,原塔高42米,现塔高49.9米,呈六方形,是一座舍利塔;塔心中空作六角形,每角均有八棱角柱,塔身为青砖结构,有9层,塔身外缘原有木构的飞檐回廊,现仅存回廊部分;各层之间用砖叠出檐,并用砖雕饰成梁柱和斗拱;塔顶部安放有莲苞、铁形塔刹。
不舍地站在学校门口又细细欣赏了这座外观漂亮,造型经典的古塔才悻悻离去。
不远处是魏家大院,市内的一处客家老屋。过来时却意外的发现这边还有个“福寿沟博物馆”。很新的建筑,呀,不知展览的是什么内容,好奇的进去参观 。
哦,原来是介绍赣州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原来这赣州古代这么牛呀!福寿沟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地下排水系统博物馆,福寿沟是我国古代基础的城市下水道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下水道。 博物馆内的实物不多,突出特点是以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系统地、真实地、有趣地展示福寿沟的修建背景、结构组成、建造技艺、科学原理。让我很是惊讶。正好赶上一个政府小团,乘听了一些。
历经千年的福寿沟因排水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而得名。它是我国古代基础的城市下水道工程,是当时一项重大的发明与创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下水道。比法国等西方国家还早,根本用不着解释这名话。其实稍熟悉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只是在清朝才落后下来。
旁边的魏家大院是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陆续建造的民居,是赣州乃至全省城区范围内现存最大的清代客家大屋,集中体现了赣南传统建筑的典型格式。
这里目前打造成了“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 文物、等形式展现了赣南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情景。走走看看又增加了一些游览内容。
下一个计划是海会寺,完全是一座新寺庙,但香火很旺。听人说这两天还有斋饭。
附近还有一小片老街区-南市街,官方已经征用还没有修缮,看着还挺带劲儿的,修缮后应该荜美灶儿巷。
今天的内容结束了,时间还早,可以从容地去渔湾里美食街继续找吃的了。但又是没注意等车时站反了车站,间隔较长的公交过去了才反映过来。不知是小城市机站少还是怎么,百度地图上的小剪头不怎么给力。
只好再走几百米找另一路公交车站去吧。一个人出来总是不想太奢侈自已,哎,有时也感觉这样不好,以后还是累了或出现如此状况就打车吧。
时值傍晚,渔湾里美食街果然热闹起来,除了小店,还有不少小食品车也在烧烤着大众小吃。找到一家店,里面有我计划品尝的当地小吃。要了信丰萝卜饺,不太好吃,又要了一份信丰竽饺,韭菜馅儿的,可蒸可煮,要了煮的挺好吃。这些饺儿的皮是特别的,不是白面而是用竽头或薯类的面做成皮,便有了特色。但吃起来没有那年在广东大埔吃的各种粄好吃。材料和做法大同小异。
出来到另一家又品尝了一个艾米果,梅菜腊肉馅儿的,不好吃,北方人更喜欢这样的粘面是甜味儿的。
啊,吃不下了,距离酒店近1公里,慢慢走回去吧,消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