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是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是17世纪由松赞干布在红山宫的基础上重建而成的,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是藏式宫殿建筑与寺院建筑相结合的典范,是主要由红宫、白宫、四大堡和僧舍,以及山脚下的方城和北面的龙王潭共同组成的城堡群。整座宫殿依山而建,藏式风格的建筑和金色的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里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拥有无数的珍贵文物和经卷。

放一张布达拉宫组成示意图:

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如法院、印经院、藏军司令部等。此外还有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监狱等宫廷辅助设施也都设在这里。

顺着山势抬级而上


你知道吗?原来白色的布达拉宫墙体竟然是藏民用牛奶泼出来的。当地导游介绍,粉刷材料是特意加入了由牛奶、白糖、藏红花、石灰等等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之所以加入牛奶白糖,是为了让使涂料更加具有粘性,泼洒在墙上可以让墙体更加坚固,不容易脱落。当地藏民每年都会对布达拉宫,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粉刷。这些含有牛奶的涂料闻起来有淡淡的“奶香味”,因此人们称这些墙为“泼甜墙”,而布达拉宫被称为全世界最“香甜”的建筑。
常常有游客伸出舌头去品尝这座甜蜜的建筑,我没有这样的勇气,就伸手触摸一下这座古老的建筑吧。

布达拉宫一奇——厕所。
布达拉宫建成到如今已经300多年了,据说这期间粪便从未清理过,但也从未被拉满,那么那么多的粪便都去了哪儿呢?原来,布达拉宫的厕所是旱厕,这个厕所的茅坑就达到60米之深,再加上当地气候干燥,常年多风,这就会使得布达拉宫厕所内的“排泄物”在较短时间内风化,而归为土壤的养份。当然,现在布宫的厕所也已改为水厕,原先的厕所已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布达拉宫参观需要遵循所有藏传佛教的禁忌,例如不能戴帽,宫殿内不能拍照,不能踩踏门槛等等。所有团队游客都需在1小时内完成参观,要顺时针参观,不能走回头路。
布达拉宫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穿行在各个佛殿经堂之间,无数的壁画、灵塔、塑像、雕刻,无尽的文物珍藏,珠光宝气,精美绝伦,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我们的导游——休哥是一位藏族大哥,有丰富的知识底蕴,有他的讲解,我们才对这一座座佛像、灵塔有所了解。但可惜的是——记不住呀!后悔没带录音笔,也没有小本本记下来,失去了大好的学习机会。
有人说,世界上一半的黄金藏在布达拉宫,但这里最不值钱的也是黄金。布达拉宫有纯金制的释迦牟尼像,有用金粉书写的大藏经,有历代达赖的八座金制灵塔,其中最奢华的是五世达赖和十三世达赖的灵塔,五世达赖的灵塔高度大约15米,用去黄金3724公斤,镶嵌的钻石珠宝有一万五千多颗。除了灵塔之外,布达拉宫还有非常著名的金顶群建筑,整个宫殿的顶部都是用货真价实的黄金打造,在太阳下散发耀眼的光芒。殿内还有众多的佛像、香炉法器等都是纯黄金打造,更别说镶着金边的各种文物。据统计,布达拉宫所用到的黄金达40吨,而仅地球内部储存的黄金量就达到了约3.9亿吨,这还不包括已经开采出来的部分,所以很显存然,布宫藏着世界上一半的黄金显然是夸大其词,但是布达拉宫所拥有的真正价值是没有寺庙可以比拟的。恐怕谁也无法估量布达拉宫的真正价值,因为它除了拥有大量的经文、法器、雕塑、珍宝、壁画以外,还有悠久的历史,超越时空的信念,以及在历史中积淀的佛教文明。
随着人流缓缓前行,藏族导游大哥絮絮解讲,如数家珍,那种由内散发的民族自豪感令人动容。游客虽多,但都被这历史文明的痕迹震撼着,没有人大声喧哗。香烟缭绕,灯火明灭,酥油飘香,神的信徒徐徐下拜,许下心中最诚挚的愿望,奉上自己最虔诚的信仰。

入口

宫猫

参观结束,离开佛门清净地,去找寻市井中的人间烟火气。

网红甜茶馆

藏餐

甜茶,1元1杯
拍照技术有限,放2张导游大叔发的美仑美焕的布达拉宫夜景吧,结束1天的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