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拉萨阴雨不断,我们踏上赴林芝的旅途。
林芝,古称工布,位于西藏东南部,素有“藏地小江南”之称。这里有森林与冰川共舞、群山与江河相拥; 这里有流动的冰河,锋利的刃山,广袤的森林......这里,是森林、草甸、鲜花、冰雪同时照进现实的地方! 而巴松措是林芝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路遇
千回百转始初见,疑似仙境在人间。巴松措是藏传佛教中的神湖,又名错高湖,藏语的意思是“绿色的水”,湖面海拔3480米,掩映在高原森林中,四周青山如黛,山峰是终年不化的积雪。湖水清澈见底,是那种淡淡的玉石般没有杂质的颜色。天空阴云密布,阳光时而透过云层射下几缕光箭,随着光线的变化,湖水时而呈现出祖母色,时而又变成碧蓝色,象一块上好的玉,令人着迷。周围群山环抱,苍翠如滴,远处的山随随便便就白了头。一切是那么安静,这山、这湖已静静地在这里伫立了几千年,而我们,于千万年之后,在时间洪流里,不远万里,来赴这一场山水的邀约,一颗久处尘世繁杂的心,像找到归宿似的平静下来,莫名有种熟悉的感觉,就好象遇到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无须絮语,只想説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吗。
默然,相对,寂静,欢喜。

巴松措

巴松措
乍见欢喜,接下来就想去拥抱这片山水,于是大家决定——船游巴松措。天不作美,开船不久竟下起雨来,雨中的巴松措,别有一番韵味。

我们的船打破了宁静,在这幅静止的山水画中穿行。

云雾逐渐遮蔽了周围的雪山。西藏的雪山都有自己的名字,湖边的三座分别是:国王的宝座、紫色的珠子、燃烧的火焰。

远处成片的云雨,仿佛开启了异世界的大门。
伴随着隆隆的雷声,船停靠在南岸,我们将要寻访“求子洞”,传説这里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因此甚为灵验。雷雨交加,大雨滂沱,我们艰难地穿过茂密的树林,沿小溪上行。


求子洞前经幡飞扬,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的蓝白红绿黄五色方块布,一片接一片地挂在长绳上,布满了山坡。

求子洞

五色经幡
雨实在太大,匆匆拍照,急急离去,谁知下山途中竟云散雨住,阳光点点透过枝叶挥洒下来,在将落未落的雨滴上折射出七彩的光。

巴松措接近中心的地方,有着一座遗世独立的湖心岛,据当地人説它与湖底并不相连,是一个漂浮在湖面上的小岛,又名“空心岛”。岸边有漂浮的栈道直通岛上。岛上的寺庙名为错宗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
错宗寺为上下两层土木结构,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寺庙前的“吉祥物”与我们在内地所见的石狮子、仙鹤等形象有所不同,是一对象征男根女阴的木雕。生殖崇拜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观念表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巴松措此地千百年的隐藏之深,寺庙隐秘、村落原始。寺庙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游客进入寺庙要穿鞋套参观。


环岛游览,遇到雨后彩虹。


湖光山色


白塔转经

千年青冈树

桃抱松
藏族导游的一段话让我思考良多,他说:人生很多事不能强求,比如我们非要坐船,这就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的事,所以遇大雨,阻行程。但世事无常,我们要学会接受命运所有的赐予,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晴遇彩虹)。在他身上,在路遇的每一个藏族同胞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晚上,入住巴松措湖畔的结巴村,结巴,藏语意为“遗忘”,好浪漫的名字,愿我们忘掉所有尘世纷繁,放下所有哀伤和忧愁,舍弃所有的求之不得和进退两难,与自己和解。

村中唯一的商业街

静谧的街道,藏式民宿

牦牛汤锅,抚慰旅人疲惫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