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是全国著名的古建筑。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整个天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祈年殿、回音壁等耳熟能详的建筑都位于内坛。

区域速览

内坛以宫墙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祈谷坛”,是皇帝在春季举行祈谷大典的场所,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七十二长廊等。

南部为“圜丘坛”,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等。

连接两坛的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的漫长道路。

天坛公园很大,面积是故宫的4倍。但是大部分都是树,建筑并不多。

所以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状况来调整参观路线。

南门进-北门出

也是皇帝所走的经典路线。由南至北,一条直线。上面主要有三个大的建筑。

圜丘坛。俗称祭天台,举办仪式的地方。中心有块 天心石”。然后每圈石头是九的倍数。意思九重天。

皇穹宇。供奉上天神位的场所。(院墻就是有名的回音壁。姐妹们可以和小伙伴试着喊一喊。很神奇!)

祈年殿。是祈谷的专用建筑。(标志打卡,非常漂亮,一定要拍照,就是人比较多,如果晚上去的话可以拍夜景,但就迸不到院子里了,只能在墙外)

走这条线路一定要早到,因为一般旅游团的线路也是相同的。天坛六七点就开门,如果趁早进的话,想必能拍出非常漂亮的照片。

北门进-南门出

走这条线路就是反向操作,避免了整条路线与旅行团作伴的情况。不过还是基于7-8点到或者晚点到的情况,一旦旅行团已经遍布整个公园了,其实哪条路线都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