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设拉子这座城市的,还有另外一位诗人萨迪的墓。萨迪墓整体比哈菲兹墓略小,但同样是花园风格的园区,里面郁郁葱葱的植被让人倍感轻松。略有不同的是,萨迪墓的中轴线用的是波斯传统的水系,旁边的水池还可以供游人丢硬币进行许愿。

园区中间充满伊斯兰风格的圆顶立柱建筑中就存放着萨迪的石棺,周围大理石墙壁上都陈列着萨迪的诗篇。

和哈菲兹的网红体质相比,早出生一个世纪的萨迪也不落后。被誉为"波斯古典文坛最伟大的人物"的他,除了本国人民的推崇,在西方世界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其中他的著作《蔷薇园》被翻译成英法德俄中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传播。在中国,《蔷薇园》是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的教材,在北京牛街清真寺更是收藏有《蔷薇园》作品的波斯文古抄本。

无论是哈菲兹墓还是萨迪墓,都没有中国墓葬区的那种庄严或者宏伟,这里更多彰显的是如沐春风般的美好。相比墓园,这里更像是花园,于是很多伊朗人都愿意来到这里驻足。看看书,发发呆,还有坐下来野餐的,动辄就是半天的时间。

也许是对于诗人的崇拜,也许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伊朗人对于这两个小地方充满了喜爱。对于远来的我们而言,这里的行程虽然短暂,也没有什么惊天泣地的故事,但是却深深为之痴迷,这份痴迷更多的是来自伊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波斯文明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几度兴衰却从来没有中断。也许这和高度发展的古代波斯文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文学是伊朗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波斯文明强韧生命力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