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焦山曾经庵寺林立,香火旺盛,除了定慧寺外,大大小小的庵寺全盛时有18家,当时有“十八房”之称,一直到抗战时期,还有自然庵、玉峰庵、海云庵、海若庵、碧山庵、香林庵等小庵寺,上世纪40年代末,这些小庵寺均被并入定慧寺,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只留下了遗址和历史记载。在这些小庵寺中,只有一座别峰庵,历经千年风雨,独独幸存了下来,现在仍然矗立在焦山的一个小山头上。

焦山分东、西两峰,两峰之间还有一小峰,称别峰或别岭,别峰庵就座落在别峰之上,庵名也由此而来。这是一座小小的方形四合院,显得很是别致,院子内的大雄宝殿前两侧,分别种植着一棵桂花树和一棵枇杷树,其中桂花树树龄已有450多年,枇杷树树龄不详。

别峰庵始建于宋代,宋代高僧佛印法师有诗为证:“绝顶无寻处,何人为指南。回头见知识,原在别峰庵。” 明代诗人章诏也在别峰庵作过诗:“竹密凝无路,云开忽到门。转看诸院子,独见一峰尊。”还有一位清代书画家、诗人郑板桥也与别峰庵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郑板桥曾在别峰庵闭门苦读一年,考中进士,实现了人生重大转折,在别峰庵苦读中,写下了《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以及《焦山读书寄四弟墨》、《焦山双峰阁寄舍弟墨》等家书。郑板桥题过的匾额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副,其中“吃亏是福”就是当年郑板桥在别峰庵书写的,是题给他弟弟的,还有一幅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是郑板桥题给他自己在别峰庵小书屋的。

一座小小的别峰庵,有着一段段非比寻常的历史,看过了、了解了,也知晓了很多从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