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是高踞于众多建筑物之上的王者。”这是王川先生在《塔:王者之居》一书中对塔的定义,确实!塔不仅是释迦牟尼的象征,也是时空永恒的概念。中国古代佛教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建寺同时建塔,特别是名山大寺,有寺必有塔!镇江金山寺也不例外,有一座慈寿塔屹立在金山的顶峰。
当地民间盛传慈寿塔是为慈禧太后60大寿而建,其实这是误传,这座塔与慈禧太后有一点点关系的确不假,其真实的历史故事却是另外一个版本。
金山寺始建于“南朝四百八十寺”的齐、梁时期,历经历朝历代,屡建屡毁,饱经沧桑,到了1900年的晚清时期,慈寿塔又毁于战火,当时的金山寺主持法师隐儒,发愿重建,他赴京向朝廷请愿,慈禧太后撂下一句话:“自行募修!”拂袖而去。坚忍沉毅的隐儒法师沿门托钵,多方募化,并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募银29600两,经过5年的艰辛努力,重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慈寿塔。
那么!慈寿塔的塔名又是从何而来?这得倒回到宋代。宋代金山寺建了双塔:“荐慈塔”和“荐寿塔”,后来双塔毁于火灾,到了明代重建一塔,取宋代双塔中的各一字,取塔名为“慈寿塔”,晚清时期重建取名,只不过沿用了明代塔名而已,与慈禧太后过寿几毛钱关系都没有!
慈寿塔塔高36米,为砖木结构,八面七级,据说上到塔顶可以俯瞰金山寺全景,只不过现在不能登塔了,说是为了保护文物。登不了塔,那就读一下王安石的《金山》,来心领神会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好比登过塔了一样:“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来自游记镇江行‖一座让我吃醋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