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与湖南、贵州接壤的三江县境内,有八个连成一片的侗族山寨,不仅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楼建筑、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等古老传统,而且在与现代生活交融中继续发扬光大,成功地发展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新村,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八寨。

21年途径这里,因刚刚游玩了肇兴侗寨,就没来这里,这次也算弥补了缺憾。

程阳八寨景区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的林溪河畔,距县城古宜镇19公里,是广西著名的侗民族风情旅游景区。如同“八仙过海”般各具特色的八个寨子,它们环绕着清新怡人的山水,据说每个寨子都有着它自己的传奇故事。

古朴精美的鼓楼和风雨桥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它们在翠绿山峦的拥抱中,静默而又气宇轩昂。这里的民风汇聚了历史的灵气和自然的清新,构成了一幅活生生的古色古香风光。

景区以程阳村的东寨、平甫、吉昌、大寨、平岩村的马安、平寨、岩寨、平坦八个自然屯为总范围(历史上这八个村屯统属程阳村,民间统称为程阳八寨),以马安、平寨、岩寨为核心景区,辖区面积12.55平方公里,居民2197户9700多人,相传大约在700年前程姓和阳姓两家人,最早来到这里居住,随后杨、吴、陈、李、石、黄等姓氏陆续迁来。400年前,逐渐形成现在的村落群。

景区以“侗族生活全体验”为主题,是“中国首批景观村落”、“广西十大魅力乡村”,景区内有主9座风雨桥、11座鼓楼,以侗族村落景观、侗寨吊脚楼、风雨桥群、鼓楼群、石板路为主要旅游节点和景观,具有丰富的侗族原生态旅游资源,是侗族文化和侗族风情旅游的集中体现。

程阳八寨景区具有“四绝”即“程阳永济桥”是世界四大名桥之一、中国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术之乡、侗乡吊脚楼天然博物馆、侗乡最美的山水田园村落”,是国家西部地区旅游投资规划的重点项目,纳入桂林——龙胜——三江——融水——柳州民族风情旅游黄金圈。

在景区内可以领略到侗族精妙绝伦的木结构建筑,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古朴的原住民生活以及美丽的田园风光,接触到真实的侗家人的生活起居,劳作休憩,遇上节庆和婚嫁,还可以参与体验侗族传统的庆典活动。

在寨子里停留时间最长的就是广场侗族大歌的表演了,没有蜂拥而至的观众,只有三四名游客,参加表演的罗汉(男青年)和姑娘们依然十分认真。

音乐之声更显欢快,吹芦笙的罗汉们更是吹着芦笙随乐欢舞,姑娘娘媳妇们在队伍里满脸是幸福的洋溢,陪伴姑娘的罗汉小伙们也是喜形于色,幸福之情,欢乐之意,溢于言表。这就是“侗族大歌”的精彩的表演。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或“嘎玛”,意为声音宏大的歌,它是侗族多声部歌曲的一种,即男女歌队在鼓楼正式对歌时唱的一种多声部的歌,由于“鼓楼”是侗族村寨的象征,而侗族大歌又贯穿于鼓楼对歌的始终,侗族人便把“嘎老”视为多声部歌的总称,即称“侗族大歌”。

侗族的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大歌、小歌、礼俗歌、叙事歌。 侗族大歌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侗族聚居区及广西三江、湖南与贵州毗邻的侗族村寨,流传面积1000公里,人口20万。

由于侗族大歌具备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价值,作为一个民族的声音,侗族大歌于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歌师教歌、歌班唱歌是其全民性的传承方式。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