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许村,一个村有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十五处,人文蕴藏如此丰富,全国罕见!

先登许村的金尖顶观景台,这里是许村的最高点,全景欣赏村里的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古民居,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许村历经千年岁月,积淀了大量厚重的人文精粹。许村的历史上,著名的徽商、儒生、官吏、学者,名人辈出,在历史的岁月中各领风骚,使得这片古老的土地弥散出文化馨香。

许村历史上先后共出进士四十八人,近代以来,许村继承发扬优良的教育传统,出现了“一门五博士”、一村“四院士”的奇观。

许村的箬岭古道又称千年古官道,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官道。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青石板,清泉,竹海,古村,古桥,古亭,茶园,野果,随处都是一幅绝美图画。廊桥上的观音像,是坐南朝北的,它跟别处坐北朝南的观音像不同,因为许村的有两座山,一座是公山,一座是母山。观音面对的是母山,自然选择不同的摆放位置,是尊重,更是期待。廊桥内有依傍木柱而修的长木板,有年过花甲的老人闲散的坐着,或聊天,或看着来往的行人。

出了廊桥,便是双寿承恩的牌坊,明朝时一对夫妻,都年过百岁,一生中都在施恩于民众,积德仁者,自然长寿。夫妻都是“人瑞”,本该获得敬重,而为人的坦诚与热情,更是让数百年后的许村人更是铭记于心。看着坐在廊桥上的老者,他们每天与此牌坊相处,相信也在渴盼着长寿,与做人的真诚吧。

八角亭,是当年的文人雅士聚会之所。文风鼎盛处,人才自然辈出。

我们绕过胡同,侧门是圆顶的拱门,仄仄的,传说胡氏去世出后,不能走正门而专门修砌的。门顶上“墙里”二字,端庄而厚重,而边上的小字,时间的久远,加之文革的斧凿,已不甚清晰,相信是记载着着个伟大的徽州母亲感人至深的事迹。

浅色麻石的福泉井出现眼前,井沿光滑异常,井水清冽。话说当年胡氏孤身独守到晚年,一直没出家门一步。许天相做官敬业官至观察使,每年回家省亲探望母亲。母亲去世后,许天相见村人吃水不便,拆去自家房屋西北角,将福泉井至于墙外,供村人使用,恩泽乡邻。

那井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福泉井”,“福”字依稀可辨,“泉井”却是清晰如初。福泉井,没有带给当年的主人一点幸福,以此命名,井的女主人一生凄苦,与世隔绝的生活虽然清幽,却是凄凉,个中滋味,能与何人说?“福泉”当是后人对这寡女抚养遗腹子成才的敬重吧?我抚摸着井沿,抚摸着一段历史的感慨,身为人师人父,该认真思考教育的方式,年轻人成长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