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精神堡垒

1941年,国民政府在今天解放碑的位置建立了一座木质的黑色四方形碉楼,取名精神堡垒,总高设有七丈七,寓意铭记七七事变,勿忘国耻!当时作为战时陪都的重庆,屡遭日军飞机投弹轰炸,整个城市已经是千疮百孔!但重庆人依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守抗战大后方阵营,在艰难中创造了复工复产的环境,供应着前方抗战部队的大部分军需物资。(现在重庆许多大型的防空洞正是当年工厂的生产车间)。这坐屹立在市中心的“精神堡垒”,正是当时市民们心中坚不可摧的精神“灯塔”!

1947年“抗战胜利纪功碑”

在后来的大轰炸中,精神堡垒被炸毁了。国民政府又于此立一旗杆,升起旗帜,继续抗战。日本投降后,经国民政府在原址兴建纪念碑,以纪念中华民族抗战胜利。(抗日战争,共有350万川渝男儿出川抗日,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所以有无川不成军的说法。抗战胜利,川军伤亡达64万之众,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1950年“人民解放纪念碑”

1949年11月30日宣告重庆解放,距离新中国成立晚了一个月。为了解放重庆,乃至于整个大西南,当年许多市民及革命先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此在1950年国庆日,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将军重新题写碑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意为纪念为解放大西南作出贡献的人民 。

(以上来源于网络)

如今是每一位到访重庆游客必打卡点,这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