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焰山到葡萄沟也就半小时的车程,从大门的右边进入停车场

到达游客中心后,要换乘景区电瓶车到达各个景点

网络图片

电瓶车在葡萄架下穿行,经过民俗村,阿凡提园都没停车,停靠的第一站是青蛙巷。

这是一个当年因人少青蛙多而被命名的一条乡村街巷,根据一位农民家中800年树龄的老桑树推断,这个巷道有上百年的历史。

一进村口就有好多小朋友围上来,强烈要求给我们做导游,整个行程10元,微信支付。被小朋友的勇敢和上进所感动!

现在不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但葡萄架下串串如绿玛瑙般的葡萄显得生机勃勃。

巷道两旁的老桑树一棵连着一棵,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洒在路面上。

土黄色的墙上挂着色彩艳丽的挂毯,地上摆放着一些老物件

画着各种民俗画的大门面向巷道打开,随意走进一家院子里,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每户农家门前都挂有户主的姓名和民居内经营的特色,庭院是这里最有特色的美景。

这里曾是“爸爸去哪儿”的拍摄点,每栋民俗都有当时居住过的家庭名称

现在的“青蛙巷”是全长6.4公里的旅游步行道,家家户户都做起了生意,居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享受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

中午的青蛙巷几乎看不到游客,除了偶有当地人驾驶电动三轮车路过,听不到任何响动,倒是门前沟里从天山融雪引来的水哗哗流淌,给安静的小巷带来一些乐音。

慢慢走到乘车点,去往下一个景区

交通车停靠的第二个点是“达瓦孜”,达瓦孜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高空走索”,可以看到该景区有影视基地、观景台、世界最大馕坑、葡萄长廊文化园和达瓦孜表演场等景点。个人认为,这里算是整个葡萄沟里最好玩的地方了。

风情园内葡萄藤蔓四处可见,坎儿井溪流环绕,干涸的火焰山峰下,姿态各异的百年古桑绿荫遮日

葡萄长廊文化园,葡萄藤蔓层层叠叠。

还不到瓜果成熟的季节,胜景尚未形成,葡萄仍在襁褓中孕育。

这里是整个景区葡萄挂果是最繁茂的地方

这是一种晾葡萄干的特殊的房屋,它的四壁都用土坯叠砌,墙上密密匝匝布满气孔。里面有许多木架子和木钩,把葡萄挂在木钩上,整个阴房装满以后,把门关死,凭着从气孔流出来的干热风使葡萄的水分蒸发掉。40天以后,葡萄变成了葡萄干。

这里还有一个世界大馕坑。整个馕坑高8米,直径10米,它不仅能打馕,还能同时烤制一匹骆驼、两头羊和十只羊,可供上百人同时就餐。

这里每天13:30分 、14:30分 有两场达瓦孜表演,演员在距离地面30多米的高空一根3厘米左右的钢丝上时而健步如飞,做各种高难度体操动作,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观看表演

网络图片

在火焰山上的观景台上俯瞰,达瓦孜景区内绿树成荫,葡萄沟方圆百里独特迷人的西域风光尽收眼底。

沿着布依鲁克河,电瓶车的最后一站葡萄游乐园。

入口处也是一个葡萄长廊,还有一段阶梯要爬。

这里有一个葡萄沟博物馆,没有多少人进去参观,但建筑还是很有特色。

“千泪泉”是葡萄沟里的自然水体,“千泪泉”的山崖旁流出的滴滴清泉汇集成一股泉水,水质清澈甘甜。

沟内有一对200年树龄的夫妻树。这两棵老桑树的根部紧紧缠绕在一起,它每年都结出累累果实,并且浓荫遮挡着烈日。

也许正午高温的缘故吧,到这大家游玩的兴致都不高

穿过了无数米的长廊,上上下下,这个景点的出口竟然设在了王洛宾音乐馆,这一段路让爸妈累的够呛!

乘电瓶车一路返回游客中心,已经到午饭的时间了,天气太热,大家都没什么胃口,还是回到酒店旁的饺子馆,解决了我们的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