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楼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朝 ,坐落于市区内南明河中的一块巨石上,是一座三层的木质阁楼。

从古到今甲秀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它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22.9米,石柱托檐, 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

贵阳一定要去甲秀楼,而且它就坐落在市中心,距离火车站也很近。夜景也非常美,可惜我们是周一来的,闭园。

天启元年(1621年)焚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多次重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田雯重建,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

甲秀楼边,有贵阳仅存的一座始建于明宣德年间,距今560多年的明代建筑"翠微园"。这里原先是一片寺庙和园林,王阳明普经游览过的南庵便在这里。他在《南庵次韵二首》诗中写道:"松林晚映千峰雨"'"渔人收网舟初集"。后改建为翠微园,把寺庙建筑与园林庭院合为一体。可惜我们到的时候没还没有开放,希望下一次能够进去感受一番。

这还不是贵阳最多楼的地方,但是鳞次栉比的楼宇与眼前的河流组织在一起十分养眼
浮玉桥 为九孔,称“九眼照沙洲”。解放后临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现能见七孔。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

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 “浮玉桥 ”连接两岸,桥上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 ”。这里还有白鹭聚集,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一位老奶奶在路边上摆摊,在我们当地,基本上看不到这么好的有机疏菜了。
吃完饭一路从甲秀楼走路回酒店,因为玩的实在是太累了,所以下午就在酒店休息了。黔灵山公园就在甲秀楼的附近,里面很大,主要是看猴子,而且里面的猴子跟野生的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果断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