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第二天一早的高铁到广汉北站,从成都东站到广汉北站只要24分钟,虽然也有三星堆站,但从趟次和距离方面比可能选择广汉北更合适。我们早上7:41就到了广汉北站,出站后发现雨还蛮大的,出站口人很多,排队等的士的人太多了,正好站门口有很多三轮车师傅在拉人,都是当地的居民闲时拉点活,就只得选择坐三轮了。雨很大,大叔的三轮挡风玻璃糊的一塌糊涂压根看不清楚,用抹布擦了擦勉强上路。我问大叔怎么不开雨刮器,大叔说刮了也没用,还试着刮了一下给我看,果然没清楚一点,一路还得反复交代大叔慢慢开注意安全。中途大叔的老年手机响起了“青青河边草”的铃声,大叔电话里大声喊人到广汉北站去拉客,说千把人打不到车。一个小小的车里塞了四个成年人,坐着很挤,互相都在大眼瞪小眼。同车的小哥还被车顶漏的雨滴了个正着,哭笑不得。四个人一路被大叔笑死了,又担心安全,还好十几分钟就顺利到了三星堆博物馆。到馆才八点,离开馆还有半个小时,三星堆确实火爆,一大早博物馆已经公告票售罄,提醒朋友们记得提前在公众号预约。另外三星堆可以免费寄存行李,包括大行李箱,还是挺方便的。时间还早,到马路对面的小摊小店吃点早餐,但是不推荐,印证了网友的评价“又贵又难吃”。

驾驶三轮的大叔,没拍到他破破的三轮车,用乐山站类似的三轮车充个数。

关于神秘的三星堆,在出行前也专门看了几集纪录片了解,三星堆虽然通过考古挖掘,有了很多证实和推想,但第一次见专家的考古用词包含很多“可能”、“或许”、“推测”诸如此类词语,关于三星堆的文明很多都是未解之谜。三星堆文物在网络上常常被称作外星文明的产物,其实是当时生产生活文明的集中反映,凝结着古蜀文明的智慧,体现了天人合一、人神相通的理念。踏进博物馆,面对光怪陆离、超脱现实的文物造型,一度觉得这不是几千年前的文物,而像是来自未来的文明产物,展现了古蜀先民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

1986年以来,三星堆先后发现八个祭祀坑,已发掘文物数量众多,精品文物更是数不胜数。三星堆博物馆陈列馆有一楼展区包含世纪逐梦和巍然王都,文物有青铜大立人、黄金权杖、黄金面具等;二楼展区天地神人,文物有青铜顶尊跪坐人像、太阳形器、青铜神树、摇钱树、青铜大面具、青铜纵目面具等。我们去的那天人特别多,幸好按照网友的推荐错峰游览,开馆先上的二楼展区,展厅还比较空旷。等看完二楼展区再回到一楼,展厅里已经乌乌泱泱了,不管什么展位面前都挤满了人,水泄不通,观展体验不太好了,只能草草看了几个感兴趣的文物就离馆了。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别看三星堆的小人面容很多都相似,但细节却千差万别,光光发式和冠式种类就很多,发式有平头的、笄发的、立发的、盘辫的等,冠式有戴回纹冠的、立冠、戴尖脊帽的等等。

青铜顶尊跪坐人像、青铜立姿人像、青铜神兽,组合成一个青铜骑兽顶尊人像。

三星堆出土的精美青铜器中有不少造型各异的鸟,或许代表了神的化身,是太阳神鸟。

青铜纵目面具。宽138厘米,高66厘米,眼球极度突出,推测与第一代蜀王蚕丛纵目的传说相关。

在欣赏这个青铜大面具的时候,有个单独出行的大叔对这件文物特别喜欢,请我们帮他拍照,开始的时候换了好几个角度帮他拍了照片,等我们准备走的时候,大叔说光线太暗了,照片看不清楚脸,请我们用手机帮他脸上打光,再拍了好几张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眼型器与太阳形器

三星堆太阳形器,酷似汽车方向盘,也很像太阳发出的光芒,相关图案被认为是太阳崇拜的直接体现,反映了古蜀人对生命、温暖、光明的崇敬与追求。

1号青铜神树,高达396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底座是三面环绕的山峰,主干大体可以分为上下三层,每层有三个卷曲树枝,每个树枝上栖息着一只青铜鸟,一层三只,共计九只,顶端缺损的部分猜测还有一只站立的鸟;一条龙沿树的主干盘旋而下。学者们认为这就是《山海经》中所记录的神树扶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扶桑树上的鸟,就是负责太阳东升西落的神鸟金乌,当一只金乌飞升在天充当太阳的时候,其他九只就在树上休息,和《山海经》上的记录是完全一样的。

东汉摇钱树。陶制底座,摇钱树的树枝和叶片上,有很多方孔圆形的铜钱和骑马的小人和神兽,工艺高超,繁复精致。

黄金面具

青铜大立人像, 人像高1.8米,通高2.62米 ,1986年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有学者认为他是三星堆古蜀国权威性的领袖人物,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之象征。

因为在博物馆只呆了两个多小时,人太多也没有什么其他地方去,出馆又顺利打车回到了广汉北站,到高铁站才不到11点,本来预定的回成都东的高铁是12:17,临时候补改签到11:22的高铁,等于在成都东站原本只有30分钟换乘时间,这下特种兵有个午饭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