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7:00就去吃饭,7:30旁边客运站买票乘7:48车出发去宁海。很奇怪大巴的发车时间,为什么定的这么精确,如同高铁,有点装吧。实际发车时间只是大约而已。

见到司机与其商量了一下在宁海停靠地点,这些司机也非常不靠谱,原说不上高速,结果在宁海前又上了高速,心里很不安,这样就不知会停那了。过了宁海有个出口车停下来,司机让我在这儿下车,有公交到县城,也只好这样了。我是决定到火车站入住的,一来那里距离要欣赏的岙胡村胡氏宗祠古戏台较近,二是明早乘火车出发方便。且有一路直达前童古镇的公交,很方便我今天的出行。现在到火车站要换一次公交,司机和车上的当地人又开始将我当傻瓜,特别是那个司机,正话反说,真不知如此是全国南北司机的风格吗?这些小地方的当地人自我感觉真是良好。

现订了一个火车站斜对面的酒店,这宁海也是个奇怪的地方,明明就是个小县城,却没什么普通酒店,大多为200以上的好酒店。火车站附近有几个全是200多的,就找到这个193。高层新楼,房间面积适中,设计极不合理,靠窗边的一半是一个大大的浴室,占去了不少面积和一半窗子,太浪费了。其它床品设施都好,但也没高级多少。

安顿好稍休息会儿,就打车去岙胡村,百度地图查也有公交但要换车,小地方间隔肯定长。到了发现不开门,心时有预料,扒门向里瞅的工夫,路上一个推孩子的女人便告我到对面院子找钥匙。院子里的男人还挺热情,我多感谢两句还告我没什么,看完锁好门送回来就行了。

心里好高兴,总算没白来,可以一睹全国著名古戏台的风采了。

宁海有好几个古戏台,由于交通不便或不顺路,我此次只能欣赏岙胡村这个,一会儿再去县城里面城隍庙古戏台。宁海古戏台的特色是彩绘藻井重叠多元组合,结构完美华丽,自成体系,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古戏台文化。在视频中多次见到岙胡村古戏台的藻井,真是精美绝仑无限向往,今天终于能一饱眼福了。

打开小门黑黑的,再打开对面的小门一下子亮起来眼前就是戏台了,心里好激动。赶紧近前观看。先跑到戏台对面,从最后面完整打量。戏台前有长凳,整个环境让人亦真亦幻。

岙胡村的胡氏宗祠——积庆堂,始建于清嘉庆二年,以其独特的三座三连藻井戏台而闻名。戏台前有仪门,后有正厅,整体形成了一个“工”字形的回廊。两间勾连廊的额坊与戏台柱直接相连,顶部各有一个藻井。虽然古建筑的大殿中也有藻井,但建在戏台之中,它起着扩音与拢音的作用,使舞台艺术更臻完美。

慢慢看到前面,戏台前第一间圆形藻井最为精美,藻井呈螺旋式叠涩盘筑而成,坐斗被雕刻成面目完整的龙头形状,恍如十六条金龙在旋涡中转动。连拱板上雕刻着双龙抢珠、戏剧人物、奔马、游鱼,还有清晰可辨的水草花纹图案。第一间额枋与戏台柱相接,龙尾均指向井顶的彩绘盘龙。井口四周的三角形天花板上绘有骊龙,是传说中的一种黑龙,《庄子·列御寇》中有它的记载。传说中它拥有东海明珠,价值千金。

第二间藻井为圆形八卦盘式,井底绘有一龙,形成九龙藻井,为聚拢式藻井。

第三间藻井呈圆形,大小井口内外二道,仰视犹如铜盆。井檐处绘有细腻的如意花鸟图案,井顶是彩绘双鱼明镜。

欣赏了藻井,回头看正厅也是精美细致,正厅采用江南地区常见的覆水重船顶,前轩后厅,轩廊不设梁,以一整块花板代替,这在宁海地区是首次见到。木雕彩绘色调与藻井一致,雕刻也是繁复惊艳,令人咋舌。

来到戏台后面,也就是宗祠正面,斗拱木雕同样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在里面逗留欣赏了好长时间,才不舍地出来。千里涤涤克服困难来到自己惦记已久的古迹面前,欣赏收获了这些宝贝后的心情是无以言表的,至今我没有找到能与我分享如此心情的人。所以,人生孤独是常态。

接着打车去县城内的城隍庙古戏台,不开门,这一片修得整齐漂亮很到位,却主题不开放,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