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山脉又称大巴山,虽不及秦岭山脉高峻,但亦与秦岭山脉一样危峰如林、千崖万壑,山岭交错、重峦叠嶂,是陕南与川北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

大巴山西起嘉陵江谷,东至武当山,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是汉中、安康盆地与四川盆地的地理界线,也是嘉陵江与汉江的分水岭。大巴山一共分为三段:东段主要山峰为神农架和武当山,主峰神农顶和天柱峰海拔分别为3053米和1612米;中段主要山峰为太平山和化龙山,主峰太平山和正河垭海拔分别为2797米和2917米;西段主要山峰为米仓山,主峰光雾山海拔2507米。

米仓山的地理形成大约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那个时候,地球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地壳运动,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发生碰撞,米仓山一带海水退去,变成了陆地;6000年以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米仓山被挤压上隆,形成了现在连绵高大的米仓山脉;在经历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后,米仓山的地质遗迹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资源,奇特的岩溶、岭脊和峰丛,在四川的喀斯特地貌中,属于佼佼者。现在我们在米仓山旅游景区外的《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博物馆》大门前,可以看到一块重388吨、长18.8米的龟裂纹灰岩岩石,就是米仓山形成的历史见证者,这块奇石叫龙鳞石,距今约4.77亿年。

米仓山旅游景区的主要看点有:贾郭山、天然画廊、大小兰沟、黑熊沟和香炉山,景色不同、各有千秋,我们去的时候,感觉最出片的当数天然画廊和黑熊沟。

米仓山旅游景区,春有山花烂漫,夏有绿海葱茏,秋有层林尽染,冬有林海雪原,有一种说法“巴山一夜风,木叶映天红”,还有一种说法“米仓山色秋霜染,千峰万岭火红燃”,更有一种说法,宋·范仲淹书写过的一首对秋充满幻想和向往的诗词《苏幕遮·怀旧》:“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用在米仓山身上一点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