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汉中境内有7条主要栈道,分别是:褒斜道、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这7条栈道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历史上统称为蜀道。这蜀道是一项宏伟的土木工程,有著名学者把它并列于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其中!褒斜道因其险要又是官道而最为知名。

汉中市博物馆的古汉台馆区,有一个《褒斜古栈道陈列室》,通过褒斜道的路线走向、各种形制和沿途的基础设施这三个单元的展示,详尽地介绍了褒斜道的前身今世。

1、褒斜道的前身。褒斜道全程235公里,沿着褒水、斜水两河的山谷而建,南起汉中以北的褒谷口,北至眉县的斜谷口,由此得名“褒斜道”!褒斜道有很多之最:是穿越秦岭最长、最便捷、关中进入蜀地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是蜀道里开凿最早、规模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条官道;褒斜道始建于春秋战国,经过历代修筑,兴盛于汉唐两朝,辉煌时期曾经“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逶迤于秦岭的崇山峻岭之中,自汉朝始,褒斜道成为秦蜀间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可以这么说:褒斜道是当时连通秦蜀的高速公路。

褒斜道在所有的蜀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个时代的政令传达、商贾往来,走的都是褒斜道,传说当年蜀王讨伐纣王走的就是褒斜道,当年司马错、张仪、李冰上任入蜀为官走的也是褒斜道,当年唐玄宗李隆基为躲安史之乱逃亡蜀地走的还是褒斜道……褒斜道的历史故事很多,都很精彩,诸如刘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萧何月下追韩信……

2、褒斜道的今世。上世纪60年代末,褒谷口开始修建石门水库,为抢救褒斜道石门段的文物,从石门段两侧近200块摩崖石刻中,精选出了13块石刻整体凿出,移存到汉中市博物馆,现展陈于古汉台馆区的《石门十三品陈列室》;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门水库蓄水,褒斜道石门段被淹于水库之中,至此!褒斜道不再完整,如今的褒斜道,仅有12处遗址,还能让人凭吊。

褒斜道的使命已经终结,历史也已悄然而去,在《褒斜古栈道陈列室》读到了褒斜道的前身今世,油然生出了一股敬意,在喝彩褒斜道拥有世界上N个第一的同时,我们更要致敬我们的华夏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