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中国茶,如果论茶业、茶学之祖,大家肯定都会说是陆羽,他的头顶上有着一连串的光环,什么茶神、茶圣,什么茶仙、茶祖,光彩夺目,闪耀世界!如果论茶道、茶文化之祖,大家可能未必熟知,他就是唐代高僧佛学大师——皎然。

皎然何许人也?皎然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参加科举考试,部分时间在外游历,主要的生活轨迹都在湖州一带,到湖州定居后不久,应举失败而遁入空门,在灵隐寺修习、天竺寺出家之后,徙居湖州乌程杼山妙喜寺担任住持。

皎然出家后,放下羁绊、坐禅念经,然后在长兴顾渚山专辟了茶场,开始实验、研究、采制和品饮,围炉煮茶、品茗养心,然后从文化角度切入,组织了“品茗会”、“斗茶赛”、“诗茶会”等一系列活动,当时著名的“顾渚茶赛”、“剡溪诗茶会”就是皎然一手策划的,并首创了“以茶代酒”、“以茶会友”、“以茶示礼”的新风尚,而且向全世界第一次公开提出了“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得道”的茶道概念与定义,皎然以其高深的佛门禅悟提炼了茶韵、茶魂、茶魅,从此以后,开启了整个中国茶道乃至东方茶道之先河,也确立了湖州为“唐代茶都”的地位。

皎然精通佛教经典,又旁涉茶学诗学和诸子经史,才情俱佳,著作甚丰,主要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诗评》三卷、《儒释交游传》、《内典类聚》、《号呶子》等,《全唐诗》中收录了皎然诗共有7卷,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

那么!皎然是怎么与陆羽结缘的呢?皎然是在顾渚山与陆羽相遇,因茶而相识相知、相扶相助,尽管皎然比陆羽大13岁,但两人趣味相投、一见如故,形成了亦师亦友的深厚关系,最后结为“缁素忘年之交”,皎然给陆羽研制紫笋茶提供了很大的指引和帮助,陆羽的《茶经》创作就深受皎然的影响。皎然终老后,安葬在湖州杼山,陆羽终老后,也同葬杼山。

皎然虽然名头不多,只是一位被称为诗僧、茶僧的大诗人,但与陆羽不相伯仲,可以这么说吧,皎然是一位比陆羽更伟大、更飘逸的无名英雄,中国茶道开山鼻祖的神圣地位实至名归,他与陆羽堪可以称为中国茶的双子星座。

走过顾渚村,认识了不少历史人物,一位从顾渚山里走出来的茶道宗师皎然,让我对中国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是不虚此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