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早上冲了自带的咖啡,还有昨晚没吃完的大糕,凉了后就不那么好吃了。8:00出门,目标小莲庄。
清晨的阳光柔和温润,给眼前的石桥流水老屋洒下一片温柔,最是我喜欢的画面。穿梭古桥水巷,探寻历史遗迹,走着赏着拍着。









到小莲庄,旅行团也进来不少了。小莲庄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古典园林建筑。属于南浔首富刘镛(字贯经)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此刘镛不是那个宰相刘罗锅)。刘镛居南浔“四象”之首。小莲庄的名字来源于刘镛对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建的莲花庄的仰慕。园内设计精巧,以荷花池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各种建筑,如东升阁、水榭和净香诗窟等。





东升阁是一座具有浓郁异国情调的西洋式楼房,结合了法式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的完美融合
整个园林豪华大气,木雕石雕精美无限,还有御赐文物、名人碑刻等等,内容繁多,不仅是园林艺术的瑰宝,还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价值超高。


出来便进入文园,是个河流环绕,假山错落,环境优雅的地方,正好坐在亭子里面休息喝点水。


对面就是嘉业藏书楼,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进去是一个四方的大院子,四周都是两层楼的藏书馆。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往回走一点便是张石铭故居,又称懿德堂,是江南巨富、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钧衡(字石铭)于1899年至1905年间所建的私家宅院。这座建筑群以其独特的中西合璧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江南第一民宅”,并于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建筑群我认为是整个南浔大宅中艺术文化价值最高的。




建筑特色是中西合璧:张石铭故居融合了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与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建筑风格。中式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包括厅、堂、楼、厢等数百间;西式建筑则包括巴洛克风格的红砖楼房和欧式舞厅,展现了19世纪末与西方在经济、文化、艺术上的交流。




工艺精湛:故居内装饰精美,拥有数以千计的石雕、砖雕、木雕和玻璃雕,其中砖雕门楼的艺术水平尤为突出,采用复杂的镂空雕刻,人物众多,神态各异,堪称清代砖雕艺术的精华。














独特元素:故居内还保留了从法国进口的刻花蓝晶玻璃,图案包括花卉、农作物等,工艺精湛,极具历史价值。

在这个老宅中流连了好久才出来。
向北走过兴福桥是刘氏梯号,也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是刘镛的第三子刘安泩(号梯青)所建,正厅名为崇德堂。大量使用红砖砌筑,被当地人称为“洪房子”。




游览了一上午有些累了,后面的景点留明天,先找午饭吧。看地图过了所住民宿再向前有个善琏馄饨,也是南浔品牌店,找过去时还见到路边老乡在卖菜,便买了棵生菜和香菜,回去洗洗吃可以解决一天的蔬菜了。独行就是不能每天吃到蔬菜。
大馄饨是现包的。好饿呀,就要了10个鲜肉5个芹菜的,很好吃,特别是芹菜的。

下午一直休息到5:00,开始向百间楼进发。这一片应该是南浔古镇最漂亮最原原汁原味的地方了,除了人多还是10年的模样。











慢慢走到头,天还没黑,旁边要了一份红豆小圆子,边吃边赏边等,吃完又在小广场坐了会儿,天空渐渐暗下,开始慢慢向回走,边赏边拍照。

这时的百间楼仿佛从历史的诗篇中走来了,灯光勾勒出古朴楼群的轮廓,似金色丝带蜿蜒于河岸。平静河水倒映着斑斓光影,漫妙无比。顺着蜿蜒的河道漫步,脚下是悠悠青石板,身旁是古朴民宅,感受着水乡夜色独有的灿烂 ,心也变得无比满足。






拍了好多照片和视频,只是游船太多,打破河水宁静,让倒影变得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