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山古建筑群,位于徐州市项王路、状元街交叉口,为苏北乃至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少有的一处古民居院落建筑群,这里曾是徐州过去的富人区。
这处古民居院落建筑群,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以户部山山巅戏马台为中心,傍山势而筑,被当地人称为“城外之城”,整座城街巷纵横、参差错落,深宅大院、鳞次栉比,建筑风格承南袭北,建筑样式以传统四合院为主,融合了南北民居建筑风格,既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又有北方民居的规整划一,屋脊最有特点,具有一种不同于南北方的中性美,线条即不像北方那样平铺直叙,上翘的弧度也比南方建筑更为平和,墙体一般选用青石与青砖,梁架用材硕大,雕梁画栋,琢刻精细,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古民居院落有11处500余间,在这些古民居院落中,最负盛名的当数户部山“八大家”,这“八大家”分别指的是:崔焘翰林府、李蟠状元府、郑家大院、翟家大院、余家大院、刘家大院、张家大院和李家大楼,除了这“八大家”外,还有魏家园、闫家院、老盐店等传统名居,建筑年代为明清时期,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古民居院落各有各的特点,个性化十足,像李家大楼,为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拱券门廊有山花、仿罗马式双柱,大门两侧有花厅、室内砌有壁炉;如翟家大院,有一栋两层上下叠压的特殊建筑,内无楼梯,房门朝向相反,通往不同的院落,寓意永不分离,当地人俗称“鸳鸯楼”,也有叫“对对楼”;像余家大院,原为明代户部分司旧址,大院内栽有三颗腊梅,满园飘香,大厅檐柱上曾挂有一副对联“炮竹声中除旧岁,梅花香里度新春”,煞是应景;如郑家大院,由郑家上院和郑家下院组成,上院又由南院和北院组成,院子大得很,有点摸不着北,北院里还有一棵5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
如今的这些古民居院落,有的完好保留下来,原汁原味的展示出来,有的已摇身一变,或为文创工场,或为民俗博物馆,俯瞰古建筑群,有两个点位非常不错!这两个点位都在戏马台景区内,一个是戏马台茶隐处、一个是锦衣亭。
徜徉在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城外之城,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尽管户部山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是!它有着王公贵族的足痕踏迹,也有着风流雅士的低吟浅唱,它有着作贾行商的浮踪浪迹,也有着小康人家的安逸自得,不论远望还是近看,这些静态的古民居院落,在我的眼里却是动态的,因为它就像是一本摊开的历史书,等着我来细细翻阅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