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坊间斑驳的树影在脚下流淌,古驿道的青石板沁着清晨露水,我在隆昌市开启了一场跨越六百年的时空漫游。这座「中国石牌坊之乡」如同缓缓翻动的立体史书,13座明清牌坊群在晨雾中显露出遒劲的檐角,古宇湖的粼粼波光倒映着黛色飞檐,石板路尽头飘来热腾腾的羊肉汤香气。
【晨光破卷·石牌坊与羊汤】
晨光如砚中墨色漫过宣纸,在石牌坊的飞檐上洇出淡青。我踩着露水走到坊前,苔痕斑驳的"孝义流芳"四字正被朝霞浸透,石缝里几枝野蔷薇簌簌抖落昨夜残雨。转角飘来羊骨汤的浓香,铜锅沿浮动的油星映着初阳,化作金箔贴在守摊老汉的蓝布围裙上。牌坊石兽爪间的蛛网还在颤动,汤锅里已浮起第一缕乳白的热气,八百年的晨风就这样被熬煮得绵长。
晌午循着羊肉香拐进东门老街,百年汤锅在青石灶台上翻滚着琥珀色浪花。掌柜张叔掀开杉木锅盖的刹那,乳白蒸汽裹挟着百年老汤的醇香扑面而来,羊肋排与筒子骨在陶土砂锅里完成着分子级的交融。


【水墨丹青·古宇湖与新街里】
次日清晨的古宇湖是打翻的砚台,黛色山影在湖面晕染出《富春山居图》的意境。租一辆漆成竹青色的共享单车,沿环湖栈道追逐白鹭,行至北岸忽见七十二米高的孔子像自薄雾中显形。恰逢稚童在杏坛前诵读《论语》,青铜编钟的余韵混着湖风,将我的夏布衫浸染得满是墨香。
午后新街里的青石板泛着水光,倒映出飞檐下的朱红灯笼。非遗工坊里,七旬匠人李老用錾子在黛色页岩上凿出《隆昌八景图》,飞溅的石屑像极了凝固的流星。转角的土陶体验馆中,拉坯机正将红泥旋成二十四节气酒器,泥胎未干已被游客刻满诗行。暮色初临时分,羊肉汤泡馍的摊主支起黄铜锅,油酥馍在羊汤里绽放成金色睡莲。



【星河佐酒·稻田狂欢夜】
第三日的夕阳坠入稻田时,2025隆昌音乐啤酒节在万亩稻浪中拉开帷幕。农人用连枷打出节奏,无人机群携着发光小龙虾升空起舞,精酿啤酒的麦芽香与麻辣虾香在晚风里缠绵。我赤脚踩进还带着余温的田垄,现钓的小龙虾在青石板上迸出橘红火花,就着川剧帮腔的电子混音一饮而尽。
入夜回到隆昌东方宾馆,暖黄的灯光勾勒出巴蜀建筑的飞檐轮廓。大堂里那盏青花瓷吊灯的光晕仍在心头流转,服务生端来的醪糟汤圆甜香仿佛还萦绕舌尖。
或许某个不经意的转角,就会遇见青石缝里冒出的蜀绣小店,或是某个归人忽然驻足,捧起陶碗时掌纹间漫开暖意。——那些砖瓦间流淌的旧事,恰是每个匆匆行客,在老去光阴里寻到的一枚朱砂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