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川南小城,青石铺就的街巷里藏着岁月的刻痕。初至此地,便觉空气中浮动着一种古旧而温润的气息,像是从那些青石牌坊的缝隙里渗出来的。

石牌坊群立在城北,共十七座,皆以本地青石雕琢而成。我站在"贞节牌坊"下仰视,但见石上人物花鸟栩栩如生,连衣袂褶皱都分明可辨。石匠的凿子在这里不是工具,倒像是绣花针,一凿一錾间将石头绣成了流动的画卷。有位老者蹲在坊下抽烟,说这些牌坊"比县太爷的乌纱帽还老",言罢吐出一口蓝烟,烟雾缠绕着石雕上的蟠龙,竟分不清是烟在动还是龙在游。

转到城南的土陶作坊,匠人们正在揉泥。隆昌土陶不施釉彩,全凭手感拿捏火候。看那老师傅将一团泥在转盘上轻轻提起,眨眼间就立起个罐子的雏形。泥坯在阳光下泛着赭红色,像是从土地里直接长出来的器物。我想起旧时文人说的"器以载道",这些粗陶碗碟盛过多少市井烟火,怕是连它们自己都记不清了。

傍晚时分,循着香味找到一家羊肉汤店。汤色奶白,浮着翠绿的葱花,羊肉片得极薄,在汤里微微卷曲。老板说这汤要熬足六个时辰,说话时他眼角堆起的皱纹里都漾着油光。邻桌几个工人就着蒜瓣喝汤,额头上沁出的汗珠在夕阳下亮晶晶的,与碗里浮动的油花相映成趣。

次日恰逢"2025隆昌稻田虾音乐啤酒节",城郊稻田被改造成临时场地。舞台上乐队嘶吼,台下人们举着啤酒杯随节奏摇摆。稻田里残留的稻茬与霓虹灯交织出奇异的光影。有个小男孩蹲在田埂上专心致志地钓虾,对身后的喧嚣充耳不闻,仿佛两个平行世界在此处微妙地重叠。

离开时又经过石牌坊群,月光给青石镀了层银边。忽然明白,这城里的古物与新风,就像牌坊上并存的"忠孝节义"与岁月裂纹,看似矛盾却浑然一体。隆昌的青石会继续被时光雕刻,而我们的足迹,也不过是石上又一道浅浅的划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