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在山东的存在感很低,但台儿庄的名气却是响当当的!这与乾隆帝御笔的“天下第一庄”不无关系。乾隆帝与台儿庄,在当地有很多极富传奇色彩,被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传说,其中!在当地民间流传甚广的有三则。
1、乾隆让位。乾隆帝下江南在台儿庄逗留时,在兴隆桥上受到惊吓,当地士绅怕被乾隆帝责罚,赶忙圆场说这座桥叫惊龙桥。他们对乾隆帝说:哪位真龙天子如果在这座桥上受到惊吓,就能稳坐60年龙椅。乾隆帝时刻记着台儿庄桥上受惊后,当地士绅说的一番话,在执政60年后,主动让位,做起了太上皇。
2、乾隆斥蛙。乾隆帝第二次下江南来到台儿庄时,恰好是盛夏时节,一到晚上,满河的青蛙,蛙声齐鸣。乾隆帝被蛙声聒噪得不能入睡,烦躁不安地来到船头,对着乱叫不止的青蛙大声呵斥:“你们能不叫唤吗?”话音刚落,满河的蛙声嘎然而止,一片寂静。打这以后,台儿庄运河的青蛙没有一个再叫唤的,只是在那儿干鼓肚。后来有人生气说不出话来,就用“运河的蛙子——干鼓肚”来比喻。
3、乾隆贺寿。峄县知县张玉树的父亲张仙山,是一位享年142岁的老寿星,乾隆帝曾御赐他为寿星,并御笔提联,上联为:“古稀双度寿元再增一春”,下联为:“花甲重逢又过三七岁月”,横批为:“福寿康宁”。刘墉奉命密访张父长生之道,归因于张父常吃桃花桥村大米的缘故。因为桃花桥村地处桃花河和泇运河的交汇处,桃花河由北往南流,属阴水,泇运河自西向东流,属阳水,这阴阳之水的交汇,生成了桃花桥村方圆五千九百亩的阴阳地,阴阳地生长出的稻谷秉承了水土阴阳之灵气,自然就有了非同寻常的功效。自此以后,桃花桥村的大米成了贡米,现在台儿庄还有“罗锅地”、“刘桥”等地名。









来自游记初夏探访|一座被俺小瞧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