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文物甜品的成功“出圈”,并非偶然。其背后是郑州本地甜品师团队与河南文旅部门、景区等多方协作,以及长达数年的构思与试验。本次论坛的涉外甜品台的主创团队,来自郑东新区光芒烘焙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种最大的挑战在于平衡文物的历史严肃性与甜品的现代趣味性,既要保证造型的神韵,又要确保口感的卓越,而且文创甜品的制作工艺繁杂,其出品报损率远高于常规,所以这也是文创甜品商业化最具痛点的地方。

商代杜岭方鼎甜品、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甜品

黑芝麻味的商代杜岭方鼎甜品(图:郑州市管城区宣传部)
这些甜品不仅追求形似,更在口味上深挖“河南元素”。例如,一款以“杜岭方鼎”为外形的甜品以河南驻马店黑芝麻为主味食材,而“兽面青铜钺”造型甜品其夹心则融入了河南小麦的谷物香,既承载“商汤王都”的历史记忆,又饱含中原大地的风土情怀,实现了从视觉到味觉的文化沉浸。这种“器物形制+文化内涵+地域食材”的创作逻辑,让文物从展柜走向日常,成为可感知的在地文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