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青史留名的李太白,自然是饮者!难道不是圣贤吗?不!他是谪仙人,是天上的太白金星落凡尘!
虽一生仗剑天涯、狂放不羁,但却倍感人间的寂寞,更是把孤独写到极致——唯有山不厌!
唐宋诗词千百万,写尽孤独数三篇!
孤独的诗,最易令人忆及的,当然是柳宗元“千万孤独”的藏头诗《江雪》(小学生背的最早的一首😂)
更令人深感悲怆的,则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一向敢于直谏,曾因“逆党”牵连下狱。公元98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命令武攸宜领兵出征,当时陈子昂是其帐下的幕僚。武攸宜刚愎自用,陈子昂曾多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降为军曹。接连遭遇挫折,报国无门,怀着愤懑之情,他登上了蓟北楼,也就是幽州台,写下了这首慷慨悲壮的《登幽州台歌》。
曾经的古人和今后的来者,说的都是明君,叹自己生不逢时,无缘相见,一身才华,报国无门!陈子昂的孤独,虽天地之间独自一人,只是不遇明君而已!柳宗元的孤独,依然是天地之间独自一人,但尚有鱼儿相伴!
所有的鸟儿都飞远了,就连唯一的那片孤独的云儿,宁愿悠然的闲逛,也不愿留下来陪伴孤单的自己。能不讨厌自己的,只有这静静的小山了!也许连这山儿甚至都厌烦自己,只是她只能无奈的陪伴自己!
人在孤苦落寞时,思想最易走极端,搞不好想法就偏激。就像曾经有首恐怖歌曲《十三不亲》!
把世间的所有亲情都给唱没了!
我们普通人在失意和生病时最易消沉,所以轻易不要在这期间做重要的决定,走过去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总在风雨后吗!
而千年之前的李白,又是在什么心境下,独坐敬亭山的呢?
李白一生曾七次登上敬亭山
唐肃宗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李白最后一次登临敬亭山。
此时的李白年逾花甲,经历了战乱、牢狱、流放后,再来宣城,再上敬亭山
加载更多
评论(3)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