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冬那会,朋友圈曝出一份“苏州拍银杏”攻略,相城的黄埭老街,是“必打卡”的地点之一。
老街全长一千三百多米,旧时百店琳琅,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一直是苏州西北部和无锡锡东地区的重要商埠,素有“银黄埭”之称。
保存至今的民居临河而筑,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建筑,粉墙黛瓦、面街枕河、石埠错落有致,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古镇特有的风貌。
黄埭老街上有一株距今800多年的古银杏,树高14米,树身周围4.29米,枝叶繁茂。
每到此季,金黄的一面面“小扇子”随风而落,一派“纷纷坠叶飘香砌”的诗意景象。
古银杏生长在老街的中段,被众多古朴的民居包裹,唤作白果园。
白果是银杏的俗称,以树做地名,看来这株古银杏名头很大。
关于银杏的来历,当地有多个版本的传说,但流传最广的,则与太平天国的故事有关。
据传,白果园是太平天国起义军在黄埭练兵的校场,这株银杏是慕王谭绍光所栽。
清同治年间,苏州为太平天国苏福省。1862年初春,慕王谭绍光主持苏州留守事,一日途径黄埭,有妇女控诉驻当地副职武官调戏侮辱新娘案。
慕王在黄埭设临时行辕3天,审理此案。他每天上午审案,下午率随员巡视附近乡村,了解民间疾苦,办了许多让人称道的实事。
调戏妇女的武官被查实后斩首,当地于是留下了“慕王斩将处”和“刀垛石狗头”等遗址。
慕王临行前,看见有乡农兜售树苗,于是选购两株银杏树苗,亲自种在后院空地上,这便是这株古银杏的由来。
但我个人以为,这并不可信,因为太平天国距今不到200年,与银杏的年龄不相符。我更愿相信,这是黄埭镇上的说书人编出来的。
加载更多
评论(0)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