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寺居永州,地最高。有僧曰觉照,照居寺西庑下。庑之外有大竹数万,又其外山形下绝。然而薪蒸篠簜蒙杂拥蔽,吾意伐而除之,必将有见焉。照谓余曰:“是其下有陂池芙蕖,申以湘水之流,众山之会,果去是,其见远矣。”遂命仆人持刀斧,群而翦焉。丛莽下颓,万类皆出,旷焉茫焉,天为之益高,地为之加辟;丘陵山谷之峻,江湖池泽之大,咸若有而增广之者。夫其地之奇,必以遗乎后,不可旷也。余时谪为州司马,官外乎常员,而心得无事。乃取官之禄秩,以为其亭,其高且广,盖方丈者二焉。或议照之居于斯,而不早为是也。余谓昔之上人者,不起宴坐,足以观于空色之实,而游乎物之终始。其照也逾寂,其觉也逾有。然则向之碍之者为果碍耶?今之辟之者为果辟耶?彼所谓觉而照者,吾讵知其不由是道也?岂若吾族之挈挈于通塞有无之方以自挟耶?或曰:然则宜书之。乃书于石。 法华寺在永州市零陵区东山,是柳宗元初贬永州时常去游览、交往的地方,是他的精神寄托之地,是研究柳宗元生平的重要线索。宗稷辰《永州府志》载:“府城地形高下起伏,冈阜缪绕,郁然耸城之中者,高山为最,联亘于城东隅,故又名东山。高山有唐时寺,后府学建而寺始坏。”至宋改名“万寿寺”,后又改“报恩寺”。明洪武初改名“高山寺”。法华寺的命名,可以明显看出受佛书《法华经》《法华文名》《法华玄义》的影响,属天台宗。东山屏障绵延数里,山峦起伏古木苍苍,现存寺观是清咸丰丙辰年(1856)重修的。柳宗元现存作品中,与法华寺有关的共6篇,其中文章2篇,诗4首,作于元和二年(807)至四年(809)。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这些作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