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黄」 澄灿蹉跎,麻眼成蜂窝,入口沙面,嘴中慢慢化开豌豆的咸呼劲儿,是老佛爷喜欢的味道~ 「小吊梨汤」 挂丝拉粘儿,浓醇润舌,淡淡的梨花香难掩梨核的颗粒感~ 「肉皮冻」 我印象中,除了北方有这吃食,也就是福建的土笋冻有这种烹调技法了。 一大块好肉皮炖的又韧又弹,关火、晾凉、入库冻上。吃时取出,胶原蛋白和猪皮锁在一起,下刀切块--下刀有讲究,切下来的不能光有冻也不能全是皮,就得华润润颤悠悠皮、冻互相成全着才好。 夹一块入口凉嗖嗖,化开的咸香、猪皮的厚道全在空中爆开了~ 「熏猪蹄」 和皮冻一样,都是见火候的凉菜,炖得太烂入口即化,第一口就还好,但后边会腻。炖欠火了,撕扯猪皮可是个苦差事。非得是弹牙走嘴才够意思,多多少少有些撕扯感,嚼起来禁得住劲儿! 「椒麻排骨」 热菜凉吃,带筋儿带骨的小排煮熟与麻椒一起过油,小排烹出胶原蛋白,表皮酥酥的,肉味麻麻的,咸香夺口,火爆有味儿~ 「干酪鱼」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北京从地理位置来讲,算蒙古算东北都说得过去,所以奶制品的老吃食蛮多,干酪鱼就是其中颇为著名的一道。 颤悠悠活灵活现的一尾白鱼,身段风流之处与肉皮冻有异曲同工之妙~ 奶味清醇隽永,干酪处理的厚重,入口有分量,要细抿时则化的无影无踪--鱼活了~ 「新菊花山药」 菊花清火带出文墨,山药顺气美容养颜,点缀的蜂蜜去涩增甜,锦食秀口明艳动人~ 「香橙烤鱼」 鱼腥味被香橙的酸香气摁的瓷瓷实实,烤的干焦的鱼皮浸了橙汁也湿润了不少,就多这么点儿潮呼气,口感就滋润了许多~